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秋江唤渡》
《题秋江唤渡》全文
元 / 胡长孺   形式: 古风

道傍木叶如渥丹,归急不知行路难。

青嶂碧溪自唤渡,蹇驴破帽秋风寒。

裹头长须甚德色,肩轻不借有馀力。

人间尘土深复深,谨勿重赋招隐吟。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胡长孺的《题秋江唤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江边唤渡图景。诗中以“道傍木叶如渥丹”开篇,运用比喻手法,将路边的树叶比作浸染了深红色的丹砂,形象地展现了秋天树叶的鲜艳与丰富色彩,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

“归急不知行路难”一句,通过人物的急切心情,反映了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对归家的渴望,以及面对复杂道路时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的细腻捕捉,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同理心,以及对生活琐碎细节的关注。

接下来,“青嶂碧溪自唤渡,蹇驴破帽秋风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江边的自然景象与人物形象。青翠的山峦与碧绿的溪流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而“蹇驴破帽秋风寒”则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穿着朴素、骑着老驴的旅人,在秋风中艰难前行的形象,既体现了生活的艰辛,也蕴含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裹头长须甚德色,肩轻不借有馀力”两句,则转向对人物内在品质的赞美。长须裹头的装扮,以及“有馀力”的描述,不仅表现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暗示了其内心的修养与力量。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颂扬,也是对一种超脱世俗、坚韧自守精神的肯定。

最后,“人间尘土深复深,谨勿重赋招隐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与反思。在繁华与喧嚣的人间,尘土深重,但诗人提醒人们,不应沉溺于逃避现实的隐逸之中,而是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江边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情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胡长孺
朝代:元

胡长孺(1249-1323年),一作艮儒,字汲仲,号石塘,婺州永康人。生于淳佑九年,卒于英宗至治三年,年七十五岁。咸淳中从外舅徐道隆入蜀,铨试第一名。授迪功郎,监重庆府酒务,拜福宁州悴。宋亡,退栖永康山中。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下诏求贤,有司强之,拜集贤修撰舆宰相,议不合,改扬州教授。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延祐元年,转两浙都转运盐使,司长山场盐司丞,以病辞后,不复仕,隐杭州虎林山以终。门人私谧纯节先生。
猜你喜欢

谢王笔峰重阳送酒·其四

思君岁晏雁翩翩,况复东篱花可怜。

欲折一枝遗远道,凉风细雨拂阶前。

(0)

送友人出郭·其二

细雨轻尘浥午风,春游篇爱帝城东。

小桥流水通幽径,隔岸汀花几点红。

(0)

送林见泉节推潮州

君复官南海,行踪总旧程。

月色多乡梦,潮声动客情。

惯持三尺法,能使万人平。

何日徵循吏,同游五凤城。

(0)

送锦衣参军王慎庵佥宪广东·其二

祖席联文武,言追宛潞傍。

锦衣明昼日,绣斧□秋霜。

路入三山迥,风行百粤长。

岭云连晚树,鱼鲙出江乡。

(0)

赠会稽尉

夜雨清烦暑,燕河长碧流。

柳堤夹道上,花邑大江头。

涛白镜光见,峰青宝气浮。

为探神禹穴,司马欲东游。

(0)

同宫允李渠翁太史吴筠泉邢雉山潘水帘李石鹿王家对梅·其二

春过已十日,策马到城隅。

酒向两三客,梅开五六株。

当轩凝翠碧,入座转清虚。

大隐还都市,何须觅小孤。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