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黄山莲花峰》
《登黄山莲花峰》全文
明 / 智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五丁畏难未开凿,峰顶至今无路通。

三神若螺逸海外,二目如粟堕井中。

烟云卷缩似潮落,猿鸟坠匿疑劫空。

惟有丹台一明月,当时曾照轩辕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莲花峰的壮丽景色与神秘氛围。诗人智舷以“五丁畏难未开凿”开篇,巧妙地将神话传说融入自然景观的描述之中,暗示着莲花峰的险峻与难以攀登,仿佛连传说中的五丁神都畏惧其难度,未曾开辟道路。接下来,“峰顶至今无路通”进一步强调了莲花峰的高耸与孤绝,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可触及的神秘感。

“三神若螺逸海外,二目如粟堕井中”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山峰比作漂浮在海外的螺壳,同时又将其比作落入井底的两颗小粟粒,形象地展现了莲花峰的渺小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它与外界的隔绝状态。

“烟云卷缩似潮落,猿鸟坠匿疑劫空”则通过动态的描写,描绘了云雾缭绕、烟波浩渺的景象,以及猿鸟隐匿不见的寂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意境。这里的“劫空”二字,更是赋予了画面一种时间的深度,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静止,只剩下云烟与寂静。

最后,“惟有丹台一明月,当时曾照轩辕宫”以明月为线索,将视线引向遥远的过去,似乎那轮明月曾经照亮过古老的轩辕宫,而现在,只有这轮明月依旧陪伴着莲花峰,见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界的变迁。这一句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也表达了对历史与自然永恒不变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峰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结合丰富的想象与象征手法,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诗意的黄山莲花峰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智舷
朝代:明

明僧。浙江嘉兴人,字苇如,号秋潭。居秀水金明寺。晚于西郊建黄叶庵,自称黄叶老人。庵有修竹百竿,晨夕手自拂拭。有《黄叶庵诗集》。
猜你喜欢

宿云际偶题

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

晓烟未放屋头树,春涨欲浮天际山。

翠盖萦风沉远坂,渔舟惊浪落前湾。

钟声认得林边寺,岁岁篮舆独往还。

(0)

致明赠茯苓如婴孩状以诗为报

老松寒不死,密壤聚流脂。

小斸凌苍翠,深藏发怪奇。

应怜霜鬓客,为寄玉婴儿。

屑饵消残疢,同寻汗漫期。

(0)

荔子

挺秀穷荒叹未遭,昔贤吟赏著风骚。

纵班卢橘材非偶,不近长安价愈高。

烟雨万株遥若画,尘埃一骑笑徒劳。

雕盘此日无遗选,品格妍媸敢自逃。

(0)

过东阳

小箔鸣机几万家,时清犹想旧繁华。

楼台夜映双溪月,箫鼓春迷后坂花。

回首十年真梦寐,停骖四顾但风沙。

却过萧寺无人语,独对枯林数暝鸦。

(0)

次韵原仲竹

夕烟浮野圃,春竹过邻墙。

石涧深深影,风轩远远凉。

禅心敲有韵,翠袖倚生香。

不有冰霜劲,蒿莱到汝长。

(0)

次韵刘宪诗二首·其二

已筑高城受虏降,盟言端的有如江。

翠华回跸清驰道,绣指观风绝犬庞。

凯奏花卿初卷甲,诗成草圣屡题窗。

还朝有策裨聪听,纳谏那忧以杖撞。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