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这首诗是柳公权在唐代创作的《应制贺边军支春衣(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对“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的写实,表达了对边塞将士严酷生活条件的同情和赞赏。“挟纩”指的是古代将军佩带的饰物,“分衣”则象征着分享与支援。诗人强调这些看似华丽或温暖之物,其实并非真切,这里蕴含了对边军生活艰辛的深刻体察。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通过“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表达了对边军将士勇猛不屈、誓死捍卫疆土的赞美之情。“貔武士”形容士兵们英勇强悍,“不惮戍金微”则描绘出他们无论何种艰苦条件,都不会退缩,坚守岗位的情景。这里“戍”指的是边塞的防御工事,“金微”则是对其坚固与险要的一种形容。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强调的手法,既表现了诗人对边军生活困苦的同情,也展示了他们不畏艰难、英勇卫国的精神面貌。这样的写作手法,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边塞题材和英雄主义思想。
平生少壮日,百事牵于情。
今年辄五十,所向唯直诚。
既不慕富贵,亦不防巧倾。
宁为目前利,宁爱身后名。
文史玩朝夕,操行蹈群英。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众人欣立异,此心常自平。
譬如先后花,结实秋共成。
赵壹虽空囊,郑子岂其卿。
二人贫且隐,高誉动天京。
我迹固尚贱,我道未尝轻。
力遵仁义涂,曷畏万里程。
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
近因丧已除,偶得存馀生。
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
徂征江浦上,鸥鸟莫相惊。
饮酒众所嗜,未若朋会乐。
终日不为荒,于时岂多怍。
坐客十馀人,七子实棣萼。
杯行发严令,孰不资善谑。
巧词剧猱捷,辨机如弩彍。
醉舌强且迟,罚觥奚屡酌。
正言讦诡谀,简礼去酬酢。
迭嘲果与蔬,相呼花间药。
是非不亲亲,笑语何落落。
夜归欢有馀,孩稚扶仍噱。
船从洞庭来,非贾即游宦。
宦贾事风樯,谁能乐清晏。
不如蓄书史,万古无与间。
上观尧舜仁,下览魏晋篡。
善恶彼既殊,智巧徒以辨。
君心于此得,用舍不自慢。
堂中罗高厨,户外望鸣雁。
菰菱可采掇,鱼鳖可钓汕。
卒岁身多馀,世俗莫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