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少壮日,百事牵于情。
今年辄五十,所向唯直诚。
既不慕富贵,亦不防巧倾。
宁为目前利,宁爱身后名。
文史玩朝夕,操行蹈群英。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众人欣立异,此心常自平。
譬如先后花,结实秋共成。
赵壹虽空囊,郑子岂其卿。
二人贫且隐,高誉动天京。
我迹固尚贱,我道未尝轻。
力遵仁义涂,曷畏万里程。
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
近因丧已除,偶得存馀生。
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
徂征江浦上,鸥鸟莫相惊。
平生少壮日,百事牵于情。
今年辄五十,所向唯直诚。
既不慕富贵,亦不防巧倾。
宁为目前利,宁爱身后名。
文史玩朝夕,操行蹈群英。
下不以傲接,上不以意迎。
众人欣立异,此心常自平。
譬如先后花,结实秋共成。
赵壹虽空囊,郑子岂其卿。
二人贫且隐,高誉动天京。
我迹固尚贱,我道未尝轻。
力遵仁义涂,曷畏万里程。
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
近因丧已除,偶得存馀生。
强欲活妻子,勉焉事徂征。
徂征江浦上,鸥鸟莫相惊。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阶段的反思和对道德原则的坚守。诗中,诗人回顾了年轻时情感纷繁,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选择了直诚的生活态度,不追求富贵,也不惧怕欺诈。他注重文史修养,品行高尚,对待他人不傲慢,也不迎合权贵。虽然生活清贫,但他的声誉却在京城受到高度赞扬,与赵壹、郑子两位贫困而隐居的贤者相似。
诗人强调自己遵循仁义之道,无惧长途跋涉,不愿为了荣华富贵而忙碌。在丧亲之后,他努力维系家庭,尽管处境艰难,但仍尽力前行。最后,他在江浦上独自前行,希望鸥鸟不要因此而惊扰,寓意着他的心境淡泊宁静。
整首诗体现了梅尧臣淡泊名利、坚守道义的人生态度,以及对生活的坚韧和自我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