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二龙隐潭》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二龙隐潭》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老龙恋潭窟,不雨亦不云。

吐涎出溪滑,吹腥隔林闻。

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

(0)
注释
潭窟:深水洞穴,指龙的居所。
不雨亦不云:形容潭水环境宁静,无风雨变化。
吐涎:龙的口水,比喻龙的喷水行为。
腥隔林闻:鱼腥味隔着树林也能闻到,形容龙的气息强烈。
疾雷:快速的雷声,象征力量或威胁。
鱼鳖竞纷纷:鱼和鳖争相逃跑,形容场面混乱。
翻译
老龙喜欢它的潭穴,即使不下雨也不起云雾。
它在溪水中喷出的唾液使得水流顺畅,腥气隔着树林都能闻到。
即使疾风骤雷也无法驱赶它,鱼鳖们争先恐后地逃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二)龙隐潭》,描绘了一幅深潭边老龙静憩的画面。首句“老龙恋潭窟”形象地刻画了老龙对潭水的深深依恋,显示出其神秘而古老的气质。接下来的“不雨亦不云”暗示了潭水环境的宁静,没有风雨变化,更显其幽深。

“吐涎出溪滑”描绘了龙的吐息化为溪流,水面平滑如镜,展现了龙的神奇力量。而“吹腥隔林闻”则通过鱼腥味的飘散,侧面描绘了潭中生物的活力与生态,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两句“疾雷驱未去,鱼鳖竞纷纷”,以疾雷的到来作为转折,暗示了潭中生活的动态,即使面对外界干扰,鱼鳖们仍忙碌地游动,显示出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龙潭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新荷叶

真隐先生,家居近在东湖。

茅屋三椽,自有一种清虚。

秫来酿酒,便无后、也解赊沽。

只愁客至,不能拚此芳壶。

且乐天真,醉乡里、无限欢娱。

时倚花枝,困来著枕蘧蘧。

回观昨梦,徒然使、心剿形癯。

始知今日,得闲却是良图。

(0)

明月逐人来.寿仙翁

莫嫌春浅。寒威俱敛。阳和至此时方见。

木君敷令,把雪霜扫断。要集德星胜伴。

为有仙翁,正尔名喧蕃汉。眉寿比、聃彭更远。

兼资勋业,已中双雕箭。清步槐庭影满。

(0)

如梦令·其三

红杏白梨肌理。时样新妆淡伫。

真个是观音,少个杨枝净水。欢喜。欢喜。

尽此一钟醇美。

(0)

次韵鲍以道天童育王道中吴体

逆云佛塔金千寻,傍耸滴翠玲珑岑。

春供万象富远目,响答两地纷啼禽。

风摇野帻去复去,露浥乳窦深尤深。

奇声俊逸鲍夫子,蓬社不挂渊明心。

(0)

翟簿示似中秋高作命意着语殆与商素争清读至人与月忘年之句不觉击节借五言为韵赋诗答谢·其二

老蟾挂青冥,寒影堕秋渚。

流声到楚泽,千古相溶与。

(0)

曲君

冥搜浑不见诗踪,却在陶然一醉中。

到得醒来诗又去,曲君那有许神通。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