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界平湖,一亭乃宛在。
镜清本爱凭,沚芳复可采。
宛转界平湖,一亭乃宛在。
镜清本爱凭,沚芳复可采。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湖景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工建筑和谐共存的景象。
“宛转界平湖”,开篇以“宛转”二字形容湖面的曲折蜿蜒,与“平湖”形成对比,既突出了湖面的广阔,又强调了其形态的生动多姿。“界”字则暗示了湖边或湖中有人工建筑的存在,为后续的描述埋下伏笔。
“一亭乃宛在”,点明湖中有一座亭子,其位置恰到好处,仿佛是特意布置于此,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增添了几分静谧与雅致。
“镜清本爱凭”,将湖水比作镜子,强调其清澈透明,让人不禁想要靠近,细细品味这份纯净之美。“爱凭”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在此停留、欣赏的愉悦心境。
“沚芳复可采”,“沚”指湖中的小洲或沙洲,“芳”则代表了生长在这些地方的花草香气。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湖中小洲上生机勃勃的景象,还暗含了可以采摘、享受自然馈赠之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这种和谐景象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碧亭亭、芙蓉七二,洞庭当牖还倩。
佳人玉貌秋为骨,借得水烹云炼。琴一段。
听捺指宫音,半杂潇湘怨。清商忽变。
又素月中宵,明玕万叶,四幕泻凉靛。吾还念。
长水钩师才擅。江湖载酒忘倦。
风流后起如君者,等样浮家凫沜。茶梦转。
更酒试青椰,香试红麸串。天空籁远。
定和汝声声,藓根独蟀,芦背两三雁。
凌波锵玉步。恁抱菂纤心,生成多苦。
淤泥易染,况种茭塘低处。
不怯风嗔烟恼,只怕被、鱼欺鸥妒。江岸阻。
要歌采采,我愁难溯。
可是倩女前身,抱瑶骨湘魂,嫣然含素。
鸳情最薄,幽恨还从谁诉。
梦里秋飔催近,要密密、幕笼屏护。君见否。
败叶零花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