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瑞莲.忆睡莲》
《双瑞莲.忆睡莲》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双瑞莲

凌波锵玉步。恁抱菂纤心,生成多苦。

淤泥易染,况种茭塘低处。

不怯风嗔烟恼,只怕被、鱼欺鸥妒。江岸阻。

要歌采采,我愁难溯。

可是倩女前身,抱瑶骨湘魂,嫣然含素。

鸳情最薄,幽恨还从谁诉。

梦里秋飔催近,要密密、幕笼屏护。君见否。

败叶零花无数。

(0)
鉴赏

这首《双瑞莲·忆睡莲》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睡莲的美丽与哀愁。

开篇“凌波锵玉步”,以动态之美描绘了睡莲在水中轻盈的姿态,如同女子踏水而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接着“恁抱菂纤心,生成多苦”,将睡莲比作怀抱细小种子的植物,暗示其生长环境的艰难与不易。

“淤泥易染,况种茭塘低处”两句,进一步揭示了睡莲生长环境的恶劣,淤泥的污染和低洼的茭塘都对其成长构成了威胁。然而,“不怯风嗔烟恼,只怕被、鱼欺鸥妒”,则展现了睡莲坚韧的生命力,它不畏惧外界的风雨和烟雾的困扰,却害怕受到鱼类和海鸥的侵害,形象地表现了其对环境的敏感与脆弱。

“江岸阻。要歌采采,我愁难溯”一句,表达了睡莲渴望被采摘的愿望,但又因江岸的阻隔而难以实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忧愁的情绪。接下来,“可是倩女前身,抱瑶骨湘魂,嫣然含素”,通过比喻,将睡莲比作美丽的女子,拥有瑶池之骨、湘妃之魂,其花瓣中蕴含着纯洁与高雅。

“鸳情最薄,幽恨还从谁诉”两句,借鸳鸯之情的淡薄,抒发了睡莲内心的孤独与哀怨,似乎在寻找倾诉的对象。最后,“梦里秋飔催近,要密密、幕笼屏护”,描述了睡莲在梦境中寻求保护,希望在秋风中得到遮蔽与安宁,表达了其对安全与宁静的渴望。

整首词以睡莲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描绘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其独特的生命状态与内心世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旅舍书事二首·其一

过却春光独掩门,浇愁谩有酒盈樽。

孤灯听雨心多感,一剑横空气尚存。

射虎何年随李广,闻鸡中夜舞刘琨。

平生家国萦怀抱,湿尽青山总泪痕。

(0)

初寒曲

金钱弄霜寒浅浅,小阁云帘朝不捲。

飘风赴闺罗袂单,翠袄出箱香冉冉。

薰炉试手龙煤温,半床衾被愁黄昏。

芙蓉落瓣荷干秃,幽凫还傍南塘宿。

(0)

归途大名晚行

客心冀早安,川途争晚涉。

水宿阻风湍,宵行问舟楫。

时见远村明,月出荒城堞。

良时余幸遭,青琐官常摄。

已多绛灌毁,而无金张业。

来往路将疲,出入心独怯。

夜梦守旧闾,劳怀心已惬。

(0)

夜行郎二首拟古乐府寄所思·其一

长寄相思明月楼,夜行郎在海西头。

月光若共郎行远,那得当窗照妾愁。

(0)

暑月访龙潭寄禅上人

一瓶一钵一诗囊,十里荷花两袖香。

只为多情寻故旧,禅心本不在炎凉。

(0)

海东青行

鸷鸟种不一,海青称俊绝。

摩空健翮上层霄,千里下击才一瞥。

当其脱韝始纵时,风力未会迟飞掣。

群燕缘扑或坠落,何异淮阴胯下气且折。

鹰鹯之雏可罹罿,海青之雏得未逢。

闻之育卵大海东,追逐天鹅入云中,回顾忽失故国踪。

海东青,尔不远为利,尔不高腾空。

安得受制于人,垂头仰饲居樊笼,王孙莫恨未央宫。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