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浮云蔽远山,一身惆怅荻芦间。
洪流尚未安徐甸,宛马何由入汉关。
万里风烟人去远,三秋明月鸟飞还。
思亲况是兼忧国,知道愁多鬓易斑。
四望浮云蔽远山,一身惆怅荻芦间。
洪流尚未安徐甸,宛马何由入汉关。
万里风烟人去远,三秋明月鸟飞还。
思亲况是兼忧国,知道愁多鬓易斑。
这首清代鲁兰仙的《和兰岑客中感怀(其一)》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四顾之间只见浮云遮蔽远方的山峦,内心充满孤独与惆怅,如同在芦苇丛中漂泊。他忧虑着洪水未退,国家尚未安定,战马难以穿越边境进入汉关,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
诗人遥想万里之外的家乡,亲人离去,只有秋夜的明月伴随着归鸟,更添离愁。他深感个人的思亲之情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交织,知道自己愁绪繁多,双鬓已渐生斑白。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在客途中对家国的深深挂念。
群山四向盘青云,山足一径萦云根。
拂云截径敞轩槛,槛外百卉铺重茵。
矜春哆哆弄颜色,散漫红紫何纷纷。
主人养高不累俗,欲以清节遗子孙。
剪花芟草植脩竹,半卷画箨含霜筠。
渐迎风露竟百亩,碧油黕地无纤尘。
对之气思自潇洒,行吟足以穷朝曛。
吾居接境未始到,手驰大笔胡能云。
劝子无渝岁寒操,惟日虚心比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