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东坡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及次韵前篇二诗草稿真迹即用其韵·其一》
《题东坡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及次韵前篇二诗草稿真迹即用其韵·其一》全文
清 / 汪仲鈖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碧梧翠柏庭锁凉,一雨丁耽晨达夜。

遗迹坡翁昔所珍,囊开古锦明灯下。

意忘工拙特秀劲,藤纸今犹墨光泻。

《海棠》诗传凡几本,同时醉笔应差亚。

改罢长吟忆少陵,赠翁一语吾能借。

道山魂去竟无还,五百春秋相代谢。

重函本是子京物,春日装池道南舍。

幸不家如卢绛贫,韵书肯换街头蔗。

坐中好事对钩摹,寒具多油涴还怕。

出神入化岂偶然,墨猪世上空讥骂。

(0)
鉴赏

这首清代汪仲鈖的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碧梧翠柏庭锁凉",以碧绿的梧桐和翠绿的柏树营造出庭院深深的秋夜凉意。"一雨丁耽晨达夜",一场连绵的秋雨从清晨持续到夜晚,增添了环境的湿润与宁静。

诗人提及坡翁(苏轼)对这里的遗迹颇为珍视,曾在明亮的灯光下打开古锦,欣赏着精美的藤纸,感受着其秀劲的笔力和墨色流淌。"《海棠》诗传凡几本",暗示了这里曾有苏轼的海棠诗流传,而他的醉笔或许仅次于杜甫(少陵)。

"改罢长吟忆少陵",表达诗人对先贤的敬仰,以及自己修改诗作时的沉思与怀念。"道山魂去竟无还",感慨时光荏苒,苏轼的灵魂已逝去,但他们的精神代代相传。"重函本是子京物",说明这卷诗稿原本属于子瞻(苏轼的字),后来辗转到了汪仲鈖手中。

诗中提到的"春日装池道南舍",可能是指在春天时,汪仲鈖将诗稿整理并收藏。"韵书肯换街头蔗",表达了诗人对于珍贵文献的珍视,即使贫困也不愿用它换取街头的甘蔗。

"坐中好事对钩摹",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聚在一起,一同欣赏和临摹这些诗稿的场景。"寒具多油涴还怕",则描绘了他们专注研习时,连热食沾染墨迹都浑然不觉的专注神情。

最后,诗人感慨这非凡的艺术成就并非偶然,世间对墨宝的讥讽嘲笑显得微不足道,"墨猪世上空讥骂",表达了对艺术价值的坚定信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苏轼遗作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传统的热爱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作者介绍

汪仲鈖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閒吟·其二

雨馀烟重柳丝低,不断蝉声竹院西。

绿乳浮香书案净,閒拈小笔拟新题。

(0)

白菊

烟霞笑傲几重阳,逸态偏宜浅淡妆。

不藉铅华标晚节,肯将颜色媚秋光。

月明老圃枝逾瘦,霜厌疏篱叶未黄。

恰称素心人送酒,陶家三径好倾觞。

(0)

五人墓

千古人心终不死,吴中义激五男子。

貂氛肆焰朝野昏,翻手势欲倾乾坤。

印累绶若不知数,鞠躬俯首声复吞。

平居持议徒雄壮,袖手委蛇孰奋往。

翻将文墨饰奸贪,扪门内愧曾无状。

五人生不读诗书,位不列簪裾,但以善恶为毁誉。

当其攘臂共赴难,义勇直欲凌鱄诸。呜呼!

名败身殃馀贿赂,穹碑峻宇等朝露。

松柏青青耐岁寒,冶游人奠山塘路。

(0)

题石室藏书图

闻昔我祖姑,贞静本淑质。

相夫兼教子,治家敦朴实。

卓识明大谊,忠厚积隐德。

克笃生吾亲,年已近三十。

吾亲总角时,聪明即起特。

作诗见清新,读书深有得。

所以吾祖姑,爱亲尚柔克。

严法孟母迁,勤效敬姜织。

教亲穷经史,必当求绝识。

教亲务圣学,不可听异术。

教亲明世务,通达贵正直。

教亲习礼仪,谦约尚谨饬。

每当塾课归,亲即侍几侧。

夙夜奉慈颜,动必循典则。

书声四处闻,闇然居石室。

嗟乎吾祖姑,乡闾本共式。

披图神往之,能不忆当日。

(0)

至天竺

为礼金仙去,山容出郭清。

野花时五色,水鸟爱孤行。

一径入寒翠,回溪作雨声。

无边萧爽意,暂此豁尘情。

(0)

送春词

绿阴如幕草如烟,九十韶光弹指还。

几处莺啼听不得,高楼烂醉夕阳天。

水晶帘卷独吟诗,尚有残红恋故枝。

风送榆钱时满地,阿谁教作买春资。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