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吴梅村集》
《读吴梅村集》全文
清 / 刘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六朝金粉擅风流,射策东堂片玉收。

事去不无江总恨,宦成薄有杜陵愁。

凄凉法曲秦淮夜,慷慨悲歌易水秋。

宝玦飘零红袖泣,几多哀艳为君留。

(0)
鉴赏

这首清代刘墉的《读吴梅村集》是一首表达对历史人物吴梅村及其作品感慨的诗。首句“六朝金粉擅风流”以六朝繁华的历史背景起兴,暗示吴梅村才情出众,如同六朝时期的文人墨客般风流倜傥。次句“射策东堂片玉收”则描绘吴梅村科举得意,才华横溢,如得珍宝。

第三句“事去不无江总恨”,借用南朝文学家江总的典故,表达对吴梅村仕途坎坷、壮志未酬的遗憾。第四句“宦成薄有杜陵愁”则借唐代诗人杜甫的愁绪,感叹吴梅村虽然官位显赫,但仍难掩心中的忧虑和哀愁。

第五、六句“凄凉法曲秦淮夜,慷慨悲歌易水秋”,通过秦淮河畔的凄凉音乐和易水边的悲壮歌声,渲染出一种沉郁的历史氛围,寓言吴梅村作品中深沉的情感世界。

最后两句“宝玦飘零红袖泣,几多哀艳为君留”描绘了读者在品读吴梅村诗集时的感动,仿佛看到那些哀艳的文字中凝聚着吴梅村的才情与情感,令人动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吴梅村的诗集进行解读,既赞美了他的才华,也表达了对其命运的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刘墉

刘墉
朝代:清   字:崇如   号:石庵   生辰:1719~1804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山东省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祖籍江苏徐州丰县。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刘统勋子。官至内阁大学士,为官清廉,有其父之风。刘墉是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工书,尤长小楷,传世书法作品以行书为多。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京。谥文清。 
猜你喜欢

玉仙谣

紫皇宫阙开中天,鸾书昼下邀群仙。

神霝玉斫新蹄圆,蹀躞上送双婵娟。

虹垂桥,云沓路。鞭敲风,驭腾雾。

宝幢金节相后先,宛在银河影边渡。

侍儿颜色春花明,照耀十二楼五城。

飘飘宫徵相谐鸣,按歌齐唱《升天行》。

《升天》未成曲,愁压巫山绿。

朝朝暮暮湘水深,湘妃帝子徒劳心。

东飞乌,西飞兔,海变桑田知几度?

烛龙肯缓羲和辔,流光应向人间住。

流光不住将奈何,坐令蛾黛秋霜多,手摩铜狄嗟蹉跎。

人生谁似学仙好,翠扫鬓华长不老,下视寰垓入烟草。

岧峣琼台梦,要眇丹霞姿,旁人可望不可追。

佩环一落空中响,世上犹存千载思。

(0)

秋陌

肃霜雕枯杨,城门飞黄叶。

客子衣裳单,陌上饶风色。

草短思故园,芳歇听鹈渼。

悲伤捣衣妇,乱砧响寒月。

(0)

夏雨归牧图

狂风骤雨暗江干,萧籁山中夏亦寒。

独有牧童牛背隐,归来一笠带沦。

(0)

裁衣曲

殷勤织纨绮,寸寸成文理。

裁作远人衣,缝缝不敢迟。

裁衣不怕剪刀寒,寄远唯忧行路难。

临裁更忆身长短,只恐边城衣带缓。

银灯照壁忽垂花,万一衣成人到家。

(0)

真定怀古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西来闻雁声。

主父故宫秋草合,尉陀荒冢暮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0)

中秋月

三十六旬内,此时心赏并。

中分九秋夜,占断百宵明。

冷照兰闺澈,光含绮席清。

谁知沧海曲,珠蚌最盈盈。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