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旬内,此时心赏并。
中分九秋夜,占断百宵明。
冷照兰闺澈,光含绮席清。
谁知沧海曲,珠蚌最盈盈。
三十六旬内,此时心赏并。
中分九秋夜,占断百宵明。
冷照兰闺澈,光含绮席清。
谁知沧海曲,珠蚌最盈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晏殊的《中秋月》,通过对中秋月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这个特殊夜晚的深深赞赏。"三十六旬内,此时心赏并",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珍视,认为在一年三百六十天里,中秋之夜最为人心所向。接下来的"中分九秋夜,占断百宵明",形象地描述了中秋月明亮如半轮秋水,照亮了整个夜晚,超越了其他所有黑夜。
"冷照兰闺澈,光含绮席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月光洒落闺房,穿透窗户,使得整个室内都显得清幽而宁静,连带着宴席也增添了几分雅致。最后两句"谁知沧海曲,珠蚌最盈盈",将月光比喻为珍珠,暗示中秋月的圆满和珍贵,如同深海中的明珠,饱满而璀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中秋月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团圆、明亮和美好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绣衣金匼匝,宝马铁连蜷。
出身誓向边场死,那能宛转妻儿前。
离家复见故乡月,见月思乡情不歇。
天山飞鸟却向南,陇头流水分呜咽。
幕前健儿歌且悲,霜寒风劲胡马肥。
闺中远不闻吹笛,塞上谁愁听捣衣。
可怜夜夜关山月,只照从军不照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