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别去二年多,海上归来末息波。
借箸何由闻妙算,输金岂合许求和。
不堪郊垒生荆棘,且喜山居有薜萝。
莫讶少陵秋易感,诗成底是咏兵戈。
滇中别去二年多,海上归来末息波。
借箸何由闻妙算,输金岂合许求和。
不堪郊垒生荆棘,且喜山居有薜萝。
莫讶少陵秋易感,诗成底是咏兵戈。
这首《秋兴》是明代诗人皇甫汸的作品,通过其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战争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滇中别去二年多,海上归来末息波”描绘了诗人离开滇地多年后,从海上归来时内心的波澜未平,暗示了他经历了长时间的离散与动荡,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颔联“借箸何由闻妙算,输金岂合许求和”运用了“借箸代筹”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见高明策略的遗憾,同时也对妥协求和持保留态度,体现了他对正义与原则的坚守。
颈联“不堪郊垒生荆棘,且喜山居有薜萝”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以“荆棘”象征战乱的创伤,而“山居有薜萝”则代表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渴望,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深切期盼。
尾联“莫讶少陵秋易感,诗成底是咏兵戈”引用杜甫(少陵)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敏感与哀愁,同时强调了诗歌作为表达情感与思考的媒介,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尤其是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整体而言,《秋兴》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更反映了对时代背景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强烈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与思想内涵的佳作。
昨日苦热欲发狂,袒跣大叫无遁藏,火云照夜星耀芒。
今日不可更禁当,低垂郁蒸气如结,肌肤屡搔成痏疮。
蕲竹八尺琉璃光,欲眠先看汗流浆,炎熇蕴隆遮日黄。
松枝柏叶凝不动,长箑勤挥那得凉。
四时平分乃恒理,阴阳二气翕以张。
千古万古胡不尔,岂独此日为予殃。
情随事变弗自觉,忧喜苦乐态失常。
翻思冱寒冻欲僵,恨不置身火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