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蹑身凌紫霞,下悯浊世长咨嗟。
崇楼杰阁耀金碧,开阐至道非雄夸。
仙茅连山可度世,守此规规如井蛙。
灵云一笑万事毕,到今福地空桃花。
真人蹑身凌紫霞,下悯浊世长咨嗟。
崇楼杰阁耀金碧,开阐至道非雄夸。
仙茅连山可度世,守此规规如井蛙。
灵云一笑万事毕,到今福地空桃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在高耸的紫霞之上,俯视尘世,感慨万千。诗中“崇楼杰阁耀金碧”一句,形容的是天庆观的壮丽建筑,它不仅外表辉煌,而且蕴含深厚的道教文化和精神内涵。“开阐至道非雄夸”则表明这里传授的道法,是真理之所在,不需夸张吹嘘。"仙茅连山可度世,守此规规如井蛙",用了“仙茅”和“井蛙”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修炼者应像仙草一样与道法相连,如同井中之蛙,不为外界所动摇。
"灵云一笑万事毕,到今福地空桃花"则是对得道后的境界描写。灵云可能指的是高处的云彩或心中的灵光,一旦悟到了生命真谛,就如同一阵清风吹过,所有世间繁杂尽消失无踪。而“到今福地空桃花”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达观自在的心境。"桃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世间的诱惑或是凡人的追求,而诗人却已超然物外,不再为之所动。
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超越和对道法修炼的向往,通过景物描写和意境营造,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层面追求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