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声离闸小,镫火隔林微。
骤雨移山去,羁人趁夜归。
村因滑径远,星为湿云稀。
遥想溪桥外,苍烟冷竹扉。
水声离闸小,镫火隔林微。
骤雨移山去,羁人趁夜归。
村因滑径远,星为湿云稀。
遥想溪桥外,苍烟冷竹扉。
这首清代涂始的《夜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夜晚归途画面。首句“水声离闸小”,以潺潺水声衬托出夜的静谧,暗示闸口附近水流轻缓;“镫火隔林微”则通过昏黄的灯光穿透树林的缝隙,展现出夜行者的孤独与远方的朦胧。接下来,“骤雨移山去”运用夸张手法,写暴雨已过,仿佛连山都为之移动,为归家之路扫清障碍。
“羁人趁夜归”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旅人,在这样的深夜急于回家;“村因滑径远”描述了道路湿滑,增加了归程的艰难,但诗人并未因此停下脚步。最后一句“遥想溪桥外,苍烟冷竹扉”,诗人想象家中那座溪边的小屋,炊烟袅袅升起,竹篱门扉在冷烟中若隐若现,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寂寥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归者的心境,既有归家的急切,又有旅途的艰辛,以及对家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画面生动。
薛涛笺上相思字,重开又还重折。
载酒船空,眠波柳老,一缕离痕难折。虚沙动月。
叹千里悲歌,唾壶敲缺。
却说巴山,此时怀抱那时节。寒香深处话别。
病来浑瘦损,懒赋情切。
太白闲云,新丰旧雨,多少英游消歇。回潮似咽。
送一点秋心,故人天末。江影沈沈,露凉鸥梦阔。
南山老禅翁,白净如水月。
我初获亲近,解此痴脑结。
十年归故里,父老半存灭。
逢师百如旧,才若旦夜别。
故知静能久,岂有火中铁。
致身烦热外,与世作冰雪。
穷秋长安巷,客子送书札。
龙蛙不同趣,掬海救其渴。
平生笑谋食,中路愿颇夺。犹如伏辕鹿,野性终跳?。
触涂惟欲睡,过眼时一哕。
摩尼本无瑕,尘垢终冀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