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岂合长贫贱,师事黄公曾习战。
英雄天子伐匈奴,初拜将军二十馀。
黄尘昼飞羽如插,身射单于碎弓甲。
从来书生轻武夫,坐遣挥毫写勋业。
人生岂合长贫贱,师事黄公曾习战。
英雄天子伐匈奴,初拜将军二十馀。
黄尘昼飞羽如插,身射单于碎弓甲。
从来书生轻武夫,坐遣挥毫写勋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少年行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生活的向往和对书生轻视武夫态度的反思。
“人生岂合长贫贱”,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处于贫贱境遇的不甘心,希望能够有所作为。接着,“师事黄公曾习战”则描绘出诗人向往军旅生活,学习战争技巧,以黄公为师。
“英雄天子伐匈奴”,这里的“英雄天子”指的是英明而勇敢的君主,而“伐匈奴”则是古代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征讨。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中为国出力。
“初拜将军二十馀”,诗人在这里提到自己年轻时就担任将军的职位,二十多岁便投身于军旅生活,这是对个人英雄经历的一种强调。
“黄尘昼飞羽如插,身射单于碎弓甲”,这一句描写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黄尘代表着战争的烟尘,昊天中箭矢如插,表现出战斗的激烈和诗人自身的英勇。同时,“身射单于”指的是诗人亲自参与战斗,而“碎弓甲”则是对敌方武装遭到破坏的形象描述。
最后两句“从来书生轻武夫,坐遣挥毫写勋业”,诗人反思了传统上书生往往轻视武夫的态度,并通过自己的经历来纠正这种观念。同时,“坐遣挥毫写勋业”表明诗人希望能够用笔墨记录下自己或他人的英勇事迹。
整首诗通过对军旅生活的描绘和个人英雄经历的展示,表现了诗人对于武功的尊崇以及对传统士大夫轻视武学态度的批判。
凤凰台者是谁名,拔地岧峣近大营。
咫尺适逢万几暇,登临遂畅好春晴。
带齐襟鲁归凭览,女织男耕入品评。
恰喜甘膏沾绿野,不誇绮画绽红英。
眼前远景趣无尽,雨后高轩凉峭生。
万帐官军皆扈跸,千村民气自和平。
纪祥应笑元嘉幻,得句宁同李白情。
此去尼山云近止,出图忆叹不闻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