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少年行三首·其二》
《少年行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乐府曲辞

人生岂合长贫贱,师事黄公曾习战。

英雄天子伐匈奴,初拜将军二十馀。

黄尘昼飞羽如插,身射单于碎弓甲。

从来书生轻武夫,坐遣挥毫写勋业。

(0)
注释
人生:人生的。
岂合:怎能。
长贫贱:长久处于贫贱状态。
师事:跟随……学习。
黄公:指黄姓的某位人物。
曾习战:曾经学习过战斗。
英雄:英勇的。
天子:皇帝。
伐:征讨。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初拜:初次任命。
将军:军事指挥官。
二十馀:二十多。
黄尘:战场上的黄色尘土。
昼飞:白天飞驰。
羽:箭矢。
如插:像插入。
身射:亲身射箭。
单于:匈奴的首领。
从来:自古以来。
书生:读书人。
轻:看不起。
武夫:武将。
坐遣:坐着(指纸上谈兵)。
挥毫:挥动笔墨。
勋业:功绩。
翻译
人的命运怎可能永远困于贫贱,跟随黄公学习过战斗。
英勇的天子征讨匈奴,初次被任命为将军已二十多岁。
战场之上,尘土飞扬,箭矢如疾,直击单于,连他的弓甲都破碎了。
自古以来,读书人看不起武夫,却坐着挥笔写下他们的功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少年行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生活的向往和对书生轻视武夫态度的反思。

“人生岂合长贫贱”,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处于贫贱境遇的不甘心,希望能够有所作为。接着,“师事黄公曾习战”则描绘出诗人向往军旅生活,学习战争技巧,以黄公为师。

“英雄天子伐匈奴”,这里的“英雄天子”指的是英明而勇敢的君主,而“伐匈奴”则是古代中原王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征讨。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希望能够在这样的伟大时代中为国出力。

“初拜将军二十馀”,诗人在这里提到自己年轻时就担任将军的职位,二十多岁便投身于军旅生活,这是对个人英雄经历的一种强调。

“黄尘昼飞羽如插,身射单于碎弓甲”,这一句描写了战场上的壮观景象,黄尘代表着战争的烟尘,昊天中箭矢如插,表现出战斗的激烈和诗人自身的英勇。同时,“身射单于”指的是诗人亲自参与战斗,而“碎弓甲”则是对敌方武装遭到破坏的形象描述。

最后两句“从来书生轻武夫,坐遣挥毫写勋业”,诗人反思了传统上书生往往轻视武夫的态度,并通过自己的经历来纠正这种观念。同时,“坐遣挥毫写勋业”表明诗人希望能够用笔墨记录下自己或他人的英勇事迹。

整首诗通过对军旅生活的描绘和个人英雄经历的展示,表现了诗人对于武功的尊崇以及对传统士大夫轻视武学态度的批判。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天成寺

石门花木锁春深,塔铎风鸣满字音。

我欲摛毫吟所得,不知何处觅吟心。

(0)

凤凰台春望七言八韵

凤凰台者是谁名,拔地岧峣近大营。

咫尺适逢万几暇,登临遂畅好春晴。

带齐襟鲁归凭览,女织男耕入品评。

恰喜甘膏沾绿野,不誇绮画绽红英。

眼前远景趣无尽,雨后高轩凉峭生。

万帐官军皆扈跸,千村民气自和平。

纪祥应笑元嘉幻,得句宁同李白情。

此去尼山云近止,出图忆叹不闻鸣。

(0)

再依皇祖德州即事诗韵·其二

瞻就万姓欢,扈卫千军肃。

省岁占农桑,敷政协寒燠。

(0)

过运河

横陈流运水,直接度浮桥。

粟转千艘永,川归百道遥。

晓烟低柳绿,春浪蘸桃夭。

东望州城近,埤垣倚丽谯。

(0)

万柳堤·其一

风前日日旋添黄,高下笼堤十里强。

恰似与人为宿约,每来常是罥烟光。

(0)

柳色

未窣如油绿,先摇似酒黄。

盈盈绘春色,往往罥烟光。

遥看近疑失,无端有若狂。

高楼谁望见,可复腻柔肠。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