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黄石庙,古木白云深。
黄石有存没,素书无古今。
老聃三世梦,孺子一生心。
日落祠门掩,残鸦又满林。
谷城黄石庙,古木白云深。
黄石有存没,素书无古今。
老聃三世梦,孺子一生心。
日落祠门掩,残鸦又满林。
这首诗描绘了谷城黄石庙的静谧与历史感。首句“谷城黄石庙,古木白云深”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庙宇坐落在深山古木和悠悠白云之间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黄石有存没,素书无古今”暗示着庙中供奉的黄石公形象虽历经岁月变迁,但其智慧之书——《素书》的精神却超越了时间的流转,永恒不变。
诗人进一步借“老聃三世梦,孺子一生心”表达了对黄石公道家思想的敬仰,认为其教诲如同老子(即老聃)的智慧,跨越了三个世代,影响深远。最后一句“日落祠门掩,残鸦又满林”,通过描绘日落时分祠门关闭,唯有归巢的乌鸦增添了宁静与寂寥,强化了庙宇的孤独与历史沉淀。
整体来看,陈孚的《黄石公庙》以写景抒怀的方式,展现了对黄石公及其思想的崇敬,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永恒智慧的感慨。
百尺老龙卧山足,口吐清泉声簌簌。
山灵守护几千载,存此方圆两丸玉。
朅来一酌漱甘芳,洗尽凡心悦尘目。
嗟嗟世无桑伫翁,茶经水品谁能续。
扪萝试与谒灵祠,惟见苍苔锁茅屋。
人亡物在是耶非,长啸一声烟树绿。
日斜风定,系艇横塘,暮云似墨。
篱脚花开,秋容尚自罨寒碧。
水榭绣幕齐钩,有数声长笛。
翠袖凭栏,故遮团扇窥客。
匹练银光,画屏中、割来烟色。
松陵残梦,烟波诗兴萧瑟。
一种苍凉况味,又雁砧催别。
悄对疏灯,满林黄叶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