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局琳宫车马稀,丹炉药鼎俗缘微。
自朝真祖□金箓,为习官仪见紫衣。
暖日尚迟欣小至,寒梅欲放坐忘归。
云深剖竹堪烹茗,半榻谈经觉息机。
王局琳宫车马稀,丹炉药鼎俗缘微。
自朝真祖□金箓,为习官仪见紫衣。
暖日尚迟欣小至,寒梅欲放坐忘归。
云深剖竹堪烹茗,半榻谈经觉息机。
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冬至习仪朝天宫用韵(其二)》描绘了冬至时节,诗人前往王局琳宫参与朝拜活动的场景。首句“王局琳宫车马稀”,展现了宫中清静冷落的氛围,只有少许车辆往来,反映出仪式的庄重和特殊性。第二句“丹炉药鼎俗缘微”暗示了此处与世俗尘世的脱俗关系,可能与道教修炼有关。
第三句“自朝真祖□金箓”,诗人表示自己是为了朝拜真祖并学习秘籍,可能是指道教经典或仪式中的重要文献。“为习官仪见紫衣”,进一步说明诗人参与的是某种宗教或官方的礼仪活动,穿着紫色官服,显得庄重而神圣。
第四句“暖日尚迟欣小至”,冬至时分,虽然阳光微弱,但诗人因节日的到来而感到欣喜。第五句“寒梅欲放坐忘归”,寒冬中梅花即将绽放,诗人沉浸在仪式的氛围中,甚至忘记了回家。
尾联“云深剖竹堪烹茗,半榻谈经觉息机”,诗人身处云雾缭绕的环境中,一边品茗,一边与人探讨经义,这种宁静的时刻让他感到心灵得到了净化,烦恼暂时放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参与冬至朝拜活动时的内心感受和环境氛围,体现了对传统节日和宗教仪式的敬意,以及在其中获得的心灵宁静。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嚬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蚤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雨馀山石洗孱颜,卧虎蹲羊各自闲。
杖屦贪穿秋色好,不知衣惹藓痕斑。
曙林带暝,晴霭弄霏,莺花未认游客。
草色旧迎雕辇,蒙茸暗香陌。秋千架,闲晓索。
正露洗、绣鸳痕窄。费人省,隔夜浓欢,酲处先觉。
重过涌金楼,画舫红旌,催向段桥泊。
又怕晚天无准,东风妒芳约。垂杨岸,今胜昨。
水院近、占先春酌。恁时候,不道归来,香断灯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