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庸》
《中庸》全文
宋 / 李公明   形式: 五言律诗

要识中庸义,中庸乃是庸。

不须求胜解,只此是奇功。

卓卓孤峰上,明明百草中。

若将声色舍,声色却盲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yōng
sòng / gōngmíng

yàoshízhōngyōngzhōngyōngnǎishìyōng

qiúshèngjiězhīshìgōng

zhuózhuófēngshàngmíngmíngbǎicǎozhōng

ruòjiāngshēngshèshēngquèmánglóng

注释
要:关键。
识:理解。
中庸:折中、适度之道。
庸:平常、普通。
义:意义、道理。
乃是:就是。
不须:不必。
胜解:绝对正确的解答。
只此:仅仅这个。
奇功:特殊功绩。
卓卓:高耸的样子。
孤峰:独立的山峰。
明明:明亮清晰。
百草:各种草木。
声色:声音和色彩,泛指欲望。
舍:放弃。
却:反而。
盲聋:失去感知或听觉。
翻译
要理解中庸的真谛,中庸其实并不平凡。
不需要追求绝对的胜利答案,这样就已经是特殊的成就。
高耸的山峰上,明亮的百草丛中。
如果能放下声色之欲,那么对声色的感受反而会变得盲目或失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公明的作品,名为《中庸》。从内容来看,诗人在探讨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认为这种平和、适中的生活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美德,不需要过分追求胜解或奇特。

“要识中庸义,中庸乃是庸。不须求胜解,只此是奇功。”这两句诗表达了对“中庸”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同,它不追求过度的成功或者解释,而这种平实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成就。

“卓卓孤峰上,明明百草中。”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清新的自然景象,“卓卓”形容山峰的高耸,“孤峰”则表达了它的独立与超脱;“明明”则是对小溪流水声音的描述,而“百草”则代表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界。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宁静的生活境界。

最后两句,“若将声色舍,声色却盲聋。”这里诗人表达的是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即使放弃了对声色世界的追求,但那些追求本身也可能变得如同失去了感官的人一样,对美好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中庸”概念的探讨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平衡生活、超脱世俗以及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李公明
朝代:宋

猜你喜欢

题石井二首·其一

玲珑岩穴巧如刳,中贮沧浪百斛馀。

衰懒自怜游世久,襟怀未及汝常虚。

(0)

晚宿

石濑分流小,霜林间树红。

暮桥横隐约,寒锻响丁东。

(0)

悠然堂和致明绝句

清霜一夜倒蒹葭,放出湖光彻远沙。

漠漠浮烟收欲尽,晚风轻浪蹴银花。

(0)

和丘斯行牧牛颂

软草丰苗任满前,苍然觳觫卧寒烟。

直饶牧得浑纯熟,痛处还应著一鞭。

(0)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三

圣君尝胆愤艰难,双跸无因日问安。

汉节凋零胡地阔,北州何处是通汗。

(0)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其一

醉毫叵我落乌丝,况是桃源乍入时。

祇恐升平要华藻,赐笺春动万年枝。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