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溪兰若有云住,背郭草堂无酒赊。
秋色琅玕亭外竹,天香薝卜坐中花。
千年龙象当山殿,八月鲈鱼上钓槎。
一二老僧皆旧识,松根敲火试春茶。
隔溪兰若有云住,背郭草堂无酒赊。
秋色琅玕亭外竹,天香薝卜坐中花。
千年龙象当山殿,八月鲈鱼上钓槎。
一二老僧皆旧识,松根敲火试春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东林寺的所见所感。首句“隔溪兰若有云住”,以兰花隐于溪边的云雾之中,暗示了寺庙环境的清幽和宁静。次句“背郭草堂无酒赊”则写出寺中简朴的生活,没有世俗的喧嚣与繁华。
“秋色琅玕亭外竹”描绘了亭子外翠竹摇曳,秋意盎然,增添了诗意的氛围。“天香薝卜坐中花”则通过描写带有香气的花草,进一步渲染了寺内的清新与宁静。
“千年龙象当山殿”借千年古象比喻寺内可能的壮观佛像,表现了历史的厚重和宗教的庄严。“八月鲈鱼上钓槎”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禅意结合,寓含超脱尘世的禅思。
最后两句“一二老僧皆旧识,松根敲火试春茶”,点出诗人与寺中僧侣的交情,以及品茗的闲适时光,体现了僧人生活的淡泊与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林寺的景致,流露出诗人对禅宗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与宁静的追求。
缘山数十里,步步入香径。
看花宜舆行,神逸目始定。
茶山不数仞,登览撮其胜。
襟湖带长岫,高下目无剩。
众花争献态,卷石似得柄。
大千观掌现,世界琉璃净。
昔来我独赏,近乃游者竞。
廿年怀卜筑,贫老苦奔迸。
愧此五浮丘,后期犹可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