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文刚求蟹》
《寄文刚求蟹》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

筐实黄金重,螯肥白玉香。

尘埃离故国,诗酒寄他乡。

苦乏西来使,何缘至洛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ngāngqiúxiè
sòng / zhānglěi

yáozhīliánshuǐxièjiǔyuèjīngshuāng

kuāngshíhuángjīnzhòngshìféibáixiāng

chénāiguóshījiǔxiāng

西lái使shǐyuánzhìluòyáng

注释
涟水:地名,指江苏涟水县,这里代指家乡。
霜:指秋季的寒霜,象征着季节变化和思乡之情。
筐实:装满的篮子,形容丰收或丰富。
黄金重:比喻蟹黄的珍贵和丰盛。
西来使:从西方来的使者,这里可能暗指信使或者友人。
洛阳:古都,这里代指诗人的故乡或期望回归的地方。
翻译
远方已知涟水的螃蟹,九月时分已结起寒霜。
满筐的蟹黄沉甸甸,大钳子肥美如白玉,香气扑鼻。
身在尘土飞扬的异国他乡,只能借诗酒寄托思乡之情。
遗憾的是没有来自西方的使者,何时才能将这美味带到洛阳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在异乡,对家国的思念之情。开篇两句“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通过对蟹(一种食用动物)的了解和时节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遥远家乡的记挂。

接着,“筐实黄金重,螯肥白玉香”则是对蟹丰盛情形的描绘,其中“筐实黄金重”暗示物资的丰富和珍贵,而“螯肥白玉香”则形容蟹的美味。

“尘埃离故国,诗酒寄他乡”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流落异乡的苦涩心情,以诗与酒来慰藉自己孤独漂泊的情怀。

最后两句,“苦乏西来使,何缘至洛阳”则是诗人对远道而来的艰辛和到达洛阳城的迷惑之情表达。这里的“西来使”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他人的使者,而“何缘至洛阳”则透露出一种命运的安排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蟹的描述,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远离故土生活的孤独感受。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次韵王叔毅弘行人见寄·其二

高楼何处可逃名,说著衡山便有情。

不住三年思乃舅,可无一字寄金陵。

麻衣岂是无高论,若水还应作贵卿。

他日五峰供我粥,不知谁是老门生。

(0)

再依韵答子长·其二

听到人间宁戚歌,马周无病谢常何。

江边野艇眠依竹,日出东山催着蓑。

自古或由诗入相,如公真有口悬河。

山楼尽日同挥盏,花落黏樽晚更多。

(0)

东山至厓山议立慈元庙因感昔者梦中之言成诗呈东山

海上一陵何处封,刘翁今日问陈翁。

天翻地覆诸王世,草死厓枯十月风。

慷慨尚馀精爽在,依稀犹作梦魂通。

江山指点真还我,栋宇商量果待公。

(0)

与杨敷投壶

矢战输赢更不疑,老年精力此壸知。

君期大捷休疑手,我放微酡好赋诗。

三舍避人心每下,一床对此意弥迟。

乾坤妙用安排外,肯放丝毫到奕棋。

(0)

九日李鸿兄弟携酒从余登舍北小庐峰四望书所见寄世卿圭峰

山爱庐峰节爱名,登临衮衮到诸生。

千岩已见昏鸦集,两榼还挑大鳖行。

陇稻不收交马迹,寒花莫赏更人情。

玉台此日秋风赋,谁敌纵横李世卿。

(0)

寄外史世卿玉台·其一

两崖树石几重衙,富贵人间未足誇。

到寺客携元亮酒,在山泉煮玉川茶。

高轩倘许重过我,多病仍便久卧家。

对月不禁秋思得,清吟分付一篱花。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