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崖树石几重衙,富贵人间未足誇。
到寺客携元亮酒,在山泉煮玉川茶。
高轩倘许重过我,多病仍便久卧家。
对月不禁秋思得,清吟分付一篱花。
两崖树石几重衙,富贵人间未足誇。
到寺客携元亮酒,在山泉煮玉川茶。
高轩倘许重过我,多病仍便久卧家。
对月不禁秋思得,清吟分付一篱花。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寄外史世卿玉台(其一)》描绘了一幅隐逸与文人雅趣的画面。首句“两崖树石几重衙”,以奇特的比喻形容山势险峻,仿佛层层叠叠的官府衙门,暗示了山间的深邃和静谧。接下来,“富贵人间未足誇”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物质财富。
“到寺客携元亮酒,在山泉煮玉川茶”两句,借陶渊明(字元亮)和卢仝(号玉川子)的典故,展现了友人来访时品茗饮酒的闲适生活,流露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诗人期待着对方能再次来访,自己则因“多病”而选择长久地隐居家中。
最后两句“对月不禁秋思得,清吟分付一篱花”,诗人面对秋月,思绪万千,将内心的感慨寄托于清风中的篱笆花朵,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诗意感悟。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
感慨留侯庙,曾闻客下邳。
手扶仁义主,身是帝王师。
兴汉功居最,存韩志可悲。
如何劫高后,反使卯金卮。
昆崙起西极,地势郁磅礴。
洪河荡其胸,土裂苍石削。
群水日夜走,风霆无时作。泰山天下脊,龃龉见?崿。
升高望三晋,黑子仅错落。
风气得精悍,人性尽恢廓。
每闻青云器,往往在隐约。
识子吴楚间,贫贱苦不乐。
手弄珊瑚钩,去欲东采药。
我畏与子别,十夜梦犹愕。
男儿竟何物,岁晚或可托。
北风簸江浪,况也蛟龙恶。
少忍待舟楫,送子岳麓脚。
前年过天姥,夜起窥扶桑。碧海三万里。
日出吐九芒。飞光上琼台,琼台与天通。
积雪自混沌,却在元气旁。
龙驹啖灵刍,白石皆白羊。
神人久不死,奇气陵苍苍。
手把青筠杖,身著云锦裳。
倒影照灭没,飘飘渡银潢。
其中学仙子,面白双瞳方。
能读八琼书,再迁凋年芳。
暮入雷电室,朝窥朱雀窗。
被谪向下土,不使通绿章。
真宰遭其怒,叱咤欲发狂。
见我凤凰山,一别忆廿霜。
瞳子照人碧,十日飞电光。
自言得赐还,复侍紫极宫。
去君五百岁,共会安期生。
别后倘相忆,山头吹玉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