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一陵何处封,刘翁今日问陈翁。
天翻地覆诸王世,草死厓枯十月风。
慷慨尚馀精爽在,依稀犹作梦魂通。
江山指点真还我,栋宇商量果待公。
海上一陵何处封,刘翁今日问陈翁。
天翻地覆诸王世,草死厓枯十月风。
慷慨尚馀精爽在,依稀犹作梦魂通。
江山指点真还我,栋宇商量果待公。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所作的《东山至厓山议立慈元庙因感昔者梦中之言成诗呈东山》。诗人以海上陵墓起笔,引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刘翁今日问陈翁"暗示着历史的接力与对话,刘翁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而陈翁则是诗人自己,他们在探讨历史的沧桑与未来。
"天翻地覆诸王世"描绘了王朝更迭的壮阔景象,"草死厓枯十月风"则渲染出一种荒凉与凄冷的气氛,暗指历史的无情与自然的沧桑。诗人感慨自己虽已老去,但"慷慨尚馀精爽在",仍然保持着对国家和历史的热忱。
"依稀犹作梦魂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理想的寄托,"江山指点真还我"展现出他对恢复江山社稷的期望,"栋宇商量果待公"则寄寓了对贤能者的期待,希望有人能共同商讨重建大业。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思考。
灵峰山上宝陀寺,白发东坡又到来。
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犹记妙高台。
东坡先生无一钱,十年家火烧凡铅。
黄金可成河可塞,只有霜鬓无由玄。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
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
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
溪堂醉卧呼不醒,落花如雪春风颠。
我游兰溪访清泉,已办布袜青行缠。
稽山不是无贺老,我自兴尽回酒船。
恨君不识颜平原,恨我不识元鲁山。
铜驼陌上会相见,握手一笑三千年。
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轩。
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
悠然此时心,默默谁与言。
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
神爽道自合,体和真亦全。
萧萧毛发轻,浩气驱昏烦。
呼童策藜杖,蹑露开中园。
撷彼杞与菊,归烹助盘飧。
既饱谁与乐,登高望南山。
还归酌美酒,兴罢复陶然。
我梦穷跻攀,滑滑泥掩胯。
我自摩天岭,而转风木榭。
有客冠甚峨,见之惊已乍。
邴姓原其名,风流蔑曹谢。
宾我复坐我,丰草殊可藉。
英言有深吐,微论亦高驾。
与原阔千祀,待我仍管华。
斯人竟天游,神尻不暂卸。
愿言赴汗漫,同予观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