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春十三首·其六》
《感春十三首·其六》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今晨起何早,盥漱坐南轩。

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

悠然此时心,默默谁与言。

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

神爽道自合,体和真亦全。

萧萧毛发轻,浩气驱昏烦。

呼童策藜杖,蹑露开中园。

撷彼杞与菊,归烹助盘飧。

既饱谁与乐,登高望南山。

还归酌美酒,兴罢复陶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晨的宁静与悠闲,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平和与满足。开篇“今晨起何早”表达了一种超乎常人的清醒与醒悟,紧接着“盥漱坐南轩”则是对洗脸、漱口后坐在南窗下的写照,这两句构建了一个宁静的早晨场景。

接下来的“啄木响高柳,春渠鸣乱泉”通过鸟鸣和溪水的声音,传递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在这美妙的环境中,感到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默默谁与言”则表达了他并不需要语言来分享这种感受,因为只有自己最能理解这份宁静。

“焚香阅素书,濯手开灵篇”显示了诗人在这个清晨的时间里,通过焚香和阅读古籍来净化心灵与提升精神层次。这里的“神爽道自合,体和真亦全”则是对这种内心状态最好的写照,表达了一种身心合一、精神愉悦的境界。

后续的“萧萧毛发轻,浩气驱昏烦”则描绘了诗人在这宁静中感受到的一种清新无比的气息,这种气息令他的头发也变得轻盈,同时驱散了心中的烦恼。紧接着,“呼童策藜杖,蹑露开中园”表现了诗人邀请童仆携带竹杖,一起踏着露水走在庭院中,这是一种与自然亲近、享受清晨的行为。

“撷彼杞与菊,归烹助盘飧”则是对采集花草并将其用于饮食的一种描写,既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也反映出他对简单生活的享受。最终,“既饱谁与乐,登高望南山”表达了一种满足后想要与人分享快乐的心情,而“还归酌美酒,兴罢复陶然”则是诗人的又一次寻找心灵平和的行为,他通过饮酒来达到一种忘我之境。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生活场景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精神追求。诗人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净化了自己的身心,也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简单生活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村居早出

草白露初晓,好鸟啼高林。

篱下水流急,门前山气深。

花光迷近甸,柳色映遥岑。

春物自鲜萦,但伤离乱心。

还成骑马出,恻怆望城阴。

(0)

归仁县石堠

县废不知年,无人问遗址。

石堠犹路傍,故物应唯此。

(0)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其五

蓐食带残月,驱仆事西奔。

烟尘犹未息,去住敢轻论。

道古留馀险,溪寒减涨痕。

鸣桴闻远驿,吠犬应前村。

境绝增诗兴,山深畏客魂。

吾生久已定,漂转任乾坤。

(0)

次韵周守二首·其二

秋色际遥海,乘高伤远眸。

风尘方未艾,身世岂胜愁。

黄菊已过晚,浊醪徒满瓯。

何时奉松□,一醉碧溪头。

(0)

松门

长林上晚烟,明月曜深夜。

重闭岂吾心,自回俗士驾。

(0)

次韵王得之游净明题易安二绝·其二

铜驼陌上须臾乐,金穴侯家瞬息欢。

争似盖头茅一把,老僧终日百般安。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