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翠袖感萧辰,林下风标本绝伦。
扫出数枝斑竹影,湘夫人对管夫人。
苍凉翠袖感萧辰,林下风标本绝伦。
扫出数枝斑竹影,湘夫人对管夫人。
此诗《题画(其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中以“苍凉翠袖感萧辰”开篇,巧妙地将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邃的氛围。翠袖象征着女子的柔美与哀愁,萧辰则暗示了秋日的清冷与寂寥,两者相合,不仅描绘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
接着,“林下风标本绝伦”一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主题。林下风标,指的是在自然环境中独立而优雅的姿态,这里的“本绝伦”强调了这种风姿的独特与超凡脱俗,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最高赞誉。
“扫出数枝斑竹影”,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将画面动态化,斑竹的影子在诗人的笔下被“扫”出,既表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理解。斑竹,又名湘妃竹,常与湘夫人(传说中的舜帝之妻)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深情与哀怨,此处借以表达情感的深厚与复杂。
最后,“湘夫人对管夫人”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将两位传说中的女性形象并置,形成了一种对话或对比,既是对前文情感的呼应,也是对主题的深化。湘夫人与管夫人,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境遇,通过她们的相对,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爱情、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面的细腻描绘和丰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环洲穷窈窕,绝壑探清整。
驾言命巾车,退食出兰省。
素心契九秋,目与天水永。
黄华发幽崖,绿柯荫高岭。
俯仰得所欣,西峰衔落景。
偃憩御閒轩,凉蟾悬夜静。
曾是耽寥寂,所好性各秉。
折麻寄知音,聊以当歌郢。
昔闻东陵侯,种瓜隐青门。
全身复全名,翘景驰神魂。
博望奉明诏,西去穷河源。
天马大宛来,凿空最蒙恩。
桑梓或匪重,金紫或匪尊。
天机薄者流,颇复艳朱轩。
客卿西上书,季子北陈言。
聂政暴韩市,田光刎都门。
长啸非我徒,永言乐丘园。
载携文墨友,言游芙蓉池。
琳塘度锦飙,其芳左右披。
丛木亦乔枝,高山亦峻崖。
渌波回转间,中有行舟随。
共与为豪游,何必相参差。
行乐贵及时,秉烛休辞疲。
不见彼驹隙,已过安可为。
毕景漾川阴,明月复出林。
讵云效长夜,聊用欢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