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涂艰险动难谐,学士深居但柏斋。
紫翠当门流水过,碧鲜遮槛好风怀。
角巾家巷便高枕,手板公廷厌没阶。
天地百年真逆旅,谁能巧宦役筋骸。
世涂艰险动难谐,学士深居但柏斋。
紫翠当门流水过,碧鲜遮槛好风怀。
角巾家巷便高枕,手板公廷厌没阶。
天地百年真逆旅,谁能巧宦役筋骸。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幽居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联“世涂艰险动难谐,学士深居但柏斋”开篇即点明了外部世界的艰难与复杂,而学者选择深居简出,独处于柏木构筑的书房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知识的滋养。接着,“紫翠当门流水过,碧鲜遮槛好风怀”两句,以自然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角巾家巷便高枕,手板公廷厌没阶”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角巾是古代文人常戴的头巾,此处象征着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高枕”暗示了诗人希望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生活。“手板公廷厌没阶”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渴望。
最后,“天地百年真逆旅,谁能巧宦役筋骸”两句,诗人以天地百年为背景,将人生比作一场短暂的旅行,强调了生命的有限与时间的宝贵。同时,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深刻反思,认为在官场上追求功名利禄,不仅劳心劳力,更会消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真正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复杂性的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斜桥路。曾记叩槛评花,试萧量黍。
愔愔深窈房栊,素筝浊酒,凭君话雨。甚闲绪。
淞泖倚愁笼照,钿车来去。
银屏仿佛潇湘,倦题画里,枫人鬓苦。
枨触修梅事往,浪揉穷发,霜欺颓羽。
分袂圣湖归来,重检芳素。无涯笑我,萍促风翻絮。
何时再、兰搴楚笑,樱餐吴语。侧帽伤心处。
半塘更在,泉扃泣露,回睇残樽否。
看泪墨图成,沧桑容住。故欢试省,等闲朝暮。
秋风摇落江潭柳,攀来遽牵离绪。
野馆星飞,寒窗叶碎,都是梦难成处。流年迅度。
记淅淅零零,暗宵疏雨。
门掩梨花,依深犹自剪窗语。
凭君细问旧迹,箧中亲检取,残泪曾污。
酒后高吟,愁边瘦句,读罢不禁悽楚。斜阳老树。
问蜡屐云筇,那时相聚。重过黄垆,旧游人在否。
仙麝吹尘,飞琼春梦,馀芳半入苔痕。
细雨轻寒,空山鹤怨黄昏。
劳他驿使重来探,道美人已化春云。
最无端,小劫匆匆,粉泪犹新。
返魂纵有奇香在,怅青天碧海,难觅吟魂。
绿树婆娑,他时谁认前身。
断肠曾照惊鸿影,剩桥头、素水粼粼。
奈春波,流去天涯,影也难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