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蛾眉不解愁,旋弹清瑟旋闲游。
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万岁蛾眉不解愁,旋弹清瑟旋闲游。
忽闻下界笙箫曲,斜倚红鸾笑不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曹唐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中。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万岁蛾眉不解愁"一句,以形象鲜明的笔触描绘出仙女的容貌和心境,"蛾眉"指的是细长弯曲如蛾翼般的美丽眉毛,而她却无需担忧,无愁之色。"旋弹清瑟旋闲游"则展现了仙女在空中自在地弹奏着清脆的瑟声,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悠然心情。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写到"忽闻下界笙箫曲",这里的"忽闻"表现了意外听到一种声音,而这种声音来自人间,通过"笙箫曲"传递出一种节奏和旋律。"斜倚红鸾笑不休"则描绘了一种仙界与人间交流的场景,仙女倚靠在红色的祥云上,不断地微笑着,似乎对下界的声音感到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系仙界与人间的音乐活动,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之美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他们在精神世界中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
岁华来无穷,老眼久已静。
春风如系马,未动意先骋。
西湖忽破碎,鸟落鱼动镜。
萦城理枯渎,放闸起胶艇。
愿君营此乐,官事何时竟。
思吴信偶然,出处付前定。
飘然不系舟,乘此无尽兴。
醉翁行乐处,草木皆可敬。
明朝游北渚,急扫黄叶径。
白酒真到齐,红裙已放郑。
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
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
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野鹰来,万山下。
荒山无食鹰苦饥,飞来为尔系綵丝。
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养子秋食菽。
我欲击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鹰力弱。
野鹰来,城东有台高崔巍。
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
心悠哉,鹰何在!
嗟尔公子归无劳,使鹰可呼亦凡曹,天阴月黑狐夜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