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传偷药,嫦娥以此名。
唐人皆咏月,吾取玉川生。
世俗传偷药,嫦娥以此名。
唐人皆咏月,吾取玉川生。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诗人刘克庄的《池上对月五首·其三》,其中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想象力。诗人巧妙地将世俗传说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创造了一幅独特的艺术画卷。
“世俗传偷药,嫦娥以此名。” 这两句引出古老的神话故事,嫦娥是中国古代月宫里的一位仙子,她因误食了长生不老之药而升入月中。诗人通过这巧妙的引用,将世间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月亮联系起来,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凡尘、达到精神高度境界的向往。
“唐人皆咏月,吾取玉川生。”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个人感慨和艺术选择。唐代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其间不乏咏叹月亮的诗篇。但刘克庄并不简单模仿前人,他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吾取玉川生”暗示他更倾向于从自然界中汲取灵感,寻找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角度和表达方式。玉川可能指的是清澈的溪流或者山间的清泉,这里的“生”字包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艺术创造力的深刻理解。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刘克庄的文学才华,更透露出他对于古代传说与个人情感交织的独到见解。
云中青凤辇。绰约灵妃,试偷开啼眼。
丛丛烟筱,堪截作、碧玉苕华仙琯。
青峰江上,杳难逢、宫眉春展。
把御垆金鹧香斑,写入竹枝哀怨。
苍梧一抹横云,任倚遍修篁,罗袖寒浅。
红兰泫露,还仿佛、慢转秋波娇眄。
璇宫夜泣,可织得、银床冰簟。
胜后来、宴冷瑶池,苦竹黄云歌遍。
湘屏几叠,罨晚云如梦,春阴如墨。
昨夜绿章初下,点点紫绵和露坼。
可奈东风,吹花调粉,化作东栏数枝雪。
香靥销红,仙肌凝素,掩映绣帘隙。
猩英占断芳菲色。纵飞琼相妒,依然倾国。
莫忆红罗小亭侧。聘与梅花,玉冷天寒,怎生禁得。
且傍珍丛,故烧银烛,看取晚妆明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