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花红冬月半,寒香岁晚长留。
相邀陶令过罗浮。水边篱下,彼此识荆州。
高士累朝应合传,海宁新句重搜。
一年佳日并春秋。野王二老,瓶拂足风流。
人寿花红冬月半,寒香岁晚长留。
相邀陶令过罗浮。水边篱下,彼此识荆州。
高士累朝应合传,海宁新句重搜。
一年佳日并春秋。野王二老,瓶拂足风流。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樊增祥所作,题目为《临江仙·伯熙答诗有“盆梅已落菊花来”之句,再拈此词》。诗中描绘了冬季时分,尽管严寒,梅花依然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象征着坚韧的生命力。诗人邀请友人陶令一同欣赏这寒冬中的美景,想象他们在水边篱笆下的相聚,仿佛能共享对自然的领悟和对人生的感慨。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高尚人士的赞美,认为他们应该被历史记载,暗示伯熙的回答中提及的陶令这样的高士值得后人铭记。海宁的新诗句再次被寻觅,显示出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优秀诗篇的珍视。
最后,诗人将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春与秋,与两位如野王二老般的风雅人物联系起来,强调了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淡泊名利的品格,以及他们在这些季节转换中的闲适与自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花为引,寓言人生,赞美了高雅的文化传统和淡泊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文人风骨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