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蕙兰芳引》
《蕙兰芳引》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蕙兰芳引

尘沁短衣,话前事、倦途亭午。

向畏景新秋,官柳自垂万缕。

繫人旧感,问翠黛、那时何处。

等再来瞥见,付与骡纲铃语。

粉絮吹帘,柔枝萦扇,拥髻曾诉。

念好个江南,争似路旁低舞。少年容易,鬓霜早聚。

憔悴多、长梦画桥烟浦。

(0)
鉴赏

这首《蕙兰芳引》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其情感深沉,描绘了主人公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开篇“尘沁短衣,话前事、倦途亭午”,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在旅途中疲惫不堪,于午后歇息时回忆往事的情景。接着,“向畏景新秋,官柳自垂万缕”两句,通过描写秋日午后阳光强烈(畏景)下的柳树,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绪。

“繫人旧感,问翠黛、那时何处”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主人公在回忆中寻找着曾经的痕迹,询问着那些美好的记忆如今是否还存在。“等再来瞥见,付与骡纲铃语”则表达了主人公对再次相遇的期待,以及对过往记忆的珍视。

接下来,“粉絮吹帘,柔枝萦扇,拥髻曾诉”几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与某人的亲密场景,充满了温馨与柔情。而“念好个江南,争似路旁低舞”一句,则将江南的美好与眼前的现实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最后,“少年容易,鬓霜早聚。憔悴多、长梦画桥烟浦”四句,总结了主人公对青春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深深眷恋。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体悟。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沈石天花药盦和尚属题·其三

徐公铁笔写梅花,遗迹多留浙水涯。

此画曾陪诗县令,故应供养梵王家。

(0)

题唐人书十一面观自在念诵仪轨经·其一

世运滔滔感不禁,偶然失脚便浮沉。

儒门自有长生法,第一真传是养心。

(0)

题戴文节画扇

愈涩愈生笔愈灵,当年妙语我曾聆。

可怜十月江南景,一角残山分外青。

(0)

蓉洲王丈所藏宋拓小字仙坛记庚申之冬曾为题句蓉丈既卒其家请濒石杨公铭墓因以此拓赠之今藏其嗣吉南献叔处辛丑正月持以见示开卷怆然用前题诗韵

蓉丈书律守晋法,濒兄笔妙兼刚柔。

二公一质一通敏,我获师友同时求。

道光以来台阁体,峻拔竞尚柳与欧。

元和脚硬瘦金峭,更有北派浩莫收。

颜公此书信奇绝,蹙缩寻丈归寸璆。

不知巧工谁著手,黄仙鹤辈烦雕锼。

忆当春明庙市盛,金鱼换此珊瑚钩。

道州嘉善两题记,皆饮老坚锋芒遒。

馀年四十亦赓续,芜词颣句黄茅稠。

略如少陵拜杜宇,颇疑天实开龙湫。

呜呼,定陵北狩日,神京门户勤绸缪。

吾侪未暇论文史,时时北望云山愁。

中兴大政焕一变,干戈渐戢礼乐修。

如何客星犯帝座,又见华盖西南流。

乾坤苍莽倏卌载,故人零落俱千秋。

草堂人日客携示,墨痕依旧春云浮。

抚时怀旧百虑集,安能竟学忘机沤。

老夫浪语客莫笑,世论于今多谬悠。

(0)

题赵四体千文拓本

三体石经后,谁欤笔势雄。

人知铁门限,我羡水晶宫。

名集留长庆,遗书付小同。

青云无限路,拭目望飞鸿。

(0)

嘉平二十日移居经史卷·其一

泛宅浮家任所如,偶来吴下卜新居。

敢争子美沧浪席,且读天随笠泽书。

朝籍久除无束缚,乡山欲买尚踌躇。

一椽聊借诗人屋,大好城南独学庐。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