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宁戚以俭,罔或易而奢。
致得千载下,人称问礼家。
故宁戚以俭,罔或易而奢。
致得千载下,人称问礼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中的第三十三首,主要探讨的是节俭与美德的关系。"宁戚以俭"引用的是古代贤者宁戚,他以节俭为美德,不轻易改变奢侈的生活方式。"罔或易而奢"强调了保持简朴对于个人品德的重要性,没有人能因为奢侈而长久得到尊重。"致得千载下,人称问礼家"则指出,正是这种俭朴的品质,使他在后世得以流传,被人们称赞为注重礼仪的家庭典范。
整首诗通过赞扬宁戚的俭朴,表达了对传统美德的推崇和对节俭生活方式的肯定,具有一定的道德教化意义。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外,正赖古人书。
贤圣留馀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踰。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痾不获俱。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
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