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
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
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
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
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在面对官府索取贡金时的无奈和艰难。开篇便以狗吠声表达家中惊慌的情状,"有吏来在门"直接而紧迫地展现了外界压力。"披衣出门应"则显示主人公不得不出门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要求。
接下来的"府记欲得钱"和"语穷乞请期"两句,揭示了官府对于金钱的强烈需求,以及主人公在语言上表达困境而求宽限的无力感。"吏怒反见尤"则是对官府态度的刻画,显示了他们在不满足要求时的愤怒和更加严厉的态度。
"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两句描绘主人公回头看向自己贫穷的家庭,无计可施的心情。紧接着的"思往从邻贷,邻人言已匮"则是主人公在绝望中寻求邻里帮助,但邻居也表示自己已经无钱可借。
最后两句"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则是对整个情境的总结和感慨,反映出金钱对于贫穷家庭来说几乎是遥不可及的事物,以及这种处境给主人公带来的深切忧虑和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话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底层社会成员在面对权力和经济压迫时的无助与悲哀,是一篇生动而沉痛的社会写实之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