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太子太傅余公登镇朔楼韵三首·其三》
《次太子太傅余公登镇朔楼韵三首·其三》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北来风物感重游,又上孤城百尺楼。

白骨川原遗旧恨,荒田禾黍动新愁。

华夷地仰威名重,台省官兼位望优。

从此黄河南下路,不教胡马饮长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次太子太傅余公登镇朔楼韵三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重游北方,登上高耸的城楼,俯瞰苍茫大地,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

首句“北来风物感重游”,点明诗人再次来到北方,面对熟悉的景物,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接着,“又上孤城百尺楼”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城楼的孤独与高峻。

“白骨川原遗旧恨,荒田禾黍动新愁。”这两句诗通过描写荒凉的田野和杂草丛生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痛苦记忆的怀念。白骨象征着战争的残酷,旧恨则指代着历史上的恩怨情仇;而荒田禾黍则预示着新的忧愁,暗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华夷地仰威名重,台省官兼位望优。”这两句诗赞美了北方边疆的威严与荣耀,以及朝廷官员的显赫地位与崇高声望。华夷地仰,意味着边疆之地对中央政府的尊重与依赖;台省官,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位望优则表明他们的权力与影响力。

最后,“从此黄河南下路,不教胡马饮长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希望黄河以南的道路不再被胡人的骑兵侵扰,寓意着对国家安宁与边疆安全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热切期望。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癸未秋金陵怀古三首·其三

山丘华屋一沾巾,无复风流盛德人。

百万秦军渡淝水,只消长啸静胡尘。

(0)

李泰发雪中见过有绝句次日会叔问舍和酬三首·其二

幽寒长似北枝梅,鹓鹭英游不再陪。

邂逅故人成一笑,衰颜华发觉春回。

(0)

遣兴二首·其二

但见虚空昏又晓,也知身世老还衰。

须乘般若超三界,有底穷通比四时。

(0)

得叔问书报柳元礼许寄鹤二首·其二

北山林沼久荒凉,正要仙禽借宠光。

为报携笼须问道,直防妖鸟嚇鸾凰。

(0)

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其三

人间境物无非画,笔下丹青却是诗。

流出胸中无尽藏,翰林词笔是良师。

(0)

避寇还舍一首

乱定还三径,阴阴夏木初。

惊弦无固志,巢幕且安居。

宴坐心如地,幽寻步当车。

经丘仍窈窕,绕屋正扶疏。

抟黍空怀友,提壶或起予。

老来无住着,聊复爱吾庐。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