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境物无非画,笔下丹青却是诗。
流出胸中无尽藏,翰林词笔是良师。
人间境物无非画,笔下丹青却是诗。
流出胸中无尽藏,翰林词笔是良师。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程俱所作,名为《叶翰林令画僧作偃松于石林堂壁有诗余次韵(其三)》。诗中以“人间境物无非画,笔下丹青却是诗”开篇,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绘画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赞美。接着,“流出胸中无尽藏,翰林词笔是良师”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文学在艺术创作中的指导作用。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艺术与自然、心灵与笔墨之间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对艺术本质的独到见解和深厚情感。
岁云暮矣,叹吾生长是征途碌碌。
一片风沙迷望眼,到此山青水绿。
竞上扁舟,直呼渔父。共挂轻帆幅。
东南风利,船头吹动豪竹。
最是鼓柁江流,对茫茫巨浪,愁深忧续。
此去新亭三百里,谁任神州沈陆。
左揖焦光,右招郭璞,恰似东西屋。
中流闻笛,山头群马新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