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雾翻为雨,江乡有所常。
湿衣看不见,忆昨讵曾忘。
川路依微辨,船庐料峭凉。
农桑未兴候,阴霁总无妨。
大雾翻为雨,江乡有所常。
湿衣看不见,忆昨讵曾忘。
川路依微辨,船庐料峭凉。
农桑未兴候,阴霁总无妨。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雨季特有的景象与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雾弥漫、江乡湿润的自然景观,以及雨中行舟的感受,同时对农事季节的期待进行了巧妙的融合。
首句“大雾翻为雨”,开篇即点明了雨的来源,大雾转瞬即化为细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雨季的特征。接着,“江乡有所常”一句,点出雨对于江乡的普遍性,暗示了这种天气现象的规律性。
“湿衣看不见,忆昨讵曾忘。”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雨的细微与不易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雨季的记忆,即使在雨中也难以完全感知,但记忆中的雨景却清晰如昨。
“川路依微辨,船庐料峭凉。”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雨中的行舟情景,川路在雨中变得模糊,但船只和船屋依然能辨识,而雨中的凉意则更加明显,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最后,“农桑未兴候,阴霁总无妨。”诗人将目光转向农事,虽然雨季可能影响农作,但并不妨碍农事的准备与进行,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季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蹉跎随汎梗,羁旅到西州。
举翮笼中鸟,知心海上鸥。
山光分首暮,草色向家秋。
若更登高岘,看碑定泪流。
远过桃林塞,休年自昔闻。
曲河随暮草,重阜接闲云。
造父为周御,詹嘉守晋军。
应多怀古思,落叶又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