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闻别雁竞悲鸣,却叹金笼寄此生。
早是翠襟争爱惜,可堪丹觜彊分明。
云漫陇树魂应断,歌接秦楼梦不成。
幸自祢衡人未识,赚他作赋被时轻。
每闻别雁竞悲鸣,却叹金笼寄此生。
早是翠襟争爱惜,可堪丹觜彊分明。
云漫陇树魂应断,歌接秦楼梦不成。
幸自祢衡人未识,赚他作赋被时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禁之感,诗人通过鹦鹉的悲鸣声来表达自己被囚禁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怀念。"每闻别雁竞悲鸣"开篇即设定了愁苦的情绪,随后的"却叹金笼寄此生"则点明了诗人目前的处境,是一种对比,外界的鸟儿自由飞翔,而自己却被囚禁在金笼之中。
"早是翠襟争爱惜"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力感。"可堪丹觜彊分明"则是说尽管鹦鹉羽毛华丽,但在诗人眼中,它的存在也是那么清晰地提醒着自己目前的困境。
接下来的"云漫陇树魂应断,歌接秦楼梦不成"两句,则是对远方和往事的一种留恋与追忆。这里的“陇树”、“秦楼”,都是遥远的地方,它们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自由与美好记忆,但这些都已经无法触及,只能在梦中寻觅。
最后两句"幸自祢衡人未识,赚他作赋被时轻"则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对现实的无奈接受。这里的“祢衡”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度量工具,诗人用它来比喻那些不了解自己的人,而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不得已做出某种妥协,为了适应时势,被迫写作以求生存。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鹦鹉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幽禁之感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