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醉花阴.闵园》
《醉花阴.闵园》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词  词牌: 醉花阴

寸余天似柴窑碧。修竹穿篱出。

满地碎秋声,白鸟青虫,生长芙蓉国。

森然奇鬼池边石。红叶缠青壁。

屐齿意忘归,醉倚层楼,三弄枫林笛。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闵园的秋日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先,“寸余天似柴窑碧”,开篇即以“柴窑碧”形容天空的深邃与纯净,仿佛是瓷器般温润而富有质感,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灵上的宁静。接着,“修竹穿篱出”,竹子穿过篱笆,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同时也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满地碎秋声,白鸟青虫,生长芙蓉国。”这一句通过“碎秋声”描绘了秋天特有的声音,如落叶、风声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白鸟与青虫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而“芙蓉国”则暗示了这片土地的美丽与富饶。

接下来,“森然奇鬼池边石,红叶缠青壁。”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闵园的自然景观。池边的石头形态各异,仿佛是自然界中的奇鬼,而红叶与青壁的对比,则展现了秋天的色彩斑斓。红叶在青壁的映衬下更加鲜艳夺目,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最后,“屐齿意忘归,醉倚层楼,三弄枫林笛。”表达了词人对闵园美景的喜爱与留恋。他漫步其间,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酒醉后倚靠在层楼上,听着枫林中悠扬的笛声,才渐渐回过神来。这一场景既体现了词人的悠闲与洒脱,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闵园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情感的丰富。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秋天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二首·其一

三馆曝书防蠹毁,得见《来禽》与《青李》。

秋蛇春蚓久相杂,野鹜家鸡定谁美。

玉函金籥天上来,紫衣敕使亲临启。

纷纶过眼未易识,磊落挂壁空云委。

归来妙意独追求,坐想蓬山二十秋。

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

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君不见长安永宁里,王家破垣谁复修。

(0)

御史台榆、槐、竹、柏四首·其三竹

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低昂中音会,甲刃纷相触。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风霁竹已回,猗猗散青玉。

故山今何有,秋雨荒篱菊。

此君知健否,归扫南轩绿。

(0)

夜坐

背壁青灯劝读书,窥窗素月唤看渠。

向来诸老端何似,未必千年便不如。

春后春前双雪鬓,江南江北一茅庐。

只愁夜饮无供给,小雨新肥半圃蔬。

(0)

赠胡菊轩

好物不虽多,自悟方悟他。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愿得无言经,尽度恒河沙。

尽度一切已,依然无一物。

籁鸣天河斜,清风共明月。

(0)

北风

雁起平沙晚角哀,北风回首恨难裁。

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苑来。

紫色蛙声真倔强,翠华龙衮暂徘徊。

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莱。

(0)

绝句·其二

桑里相闻路一程,无从款接笑谈清。

那知邂逅论诗处,秋满潇湘雁送声。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