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其二》
《参政宣献楼公挽歌辞·其二》全文
宋 / 史弥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灰]韵

子公书问走舆台,公独山林挽不回。

人道旬瑜须径去,谁知李泌却重来。

传芳谢砌芝兰粲,在处膺门桃李开。

无愧可攻心事好,底教生死不荣哀。

(0)
翻译
子公写信询问近况,唯公独自隐居不愿离开山林。
人们都说旬瑜应当直接离去,谁知李泌却又意外归来。
他的美德在家中如芝兰盛开,无论何处都能赢得人们的敬爱。
他无愧于心,行事正直,即使面临生死,也无所畏惧,不会感到悲哀。
注释
子公:对某人的尊称。
公:对人的尊称。
书问:写信询问。
走舆台:打听消息。
独:单独。
挽不回:挽留不住。
旬瑜:虚构人物,可能指有才之人。
径去:直接离去。
谁知:出乎意料。
李泌:历史人物,此处可能是借代。
却:转折。
传芳:流传美好的名声。
谢砌:家中的台阶。
芝兰:比喻贤德之士。
粲:繁盛。
膺门:门前,引申为家门。
桃李:比喻学生或后辈。
开:开放,形容声誉广布。
无愧:问心无愧。
可攻心事:值得信赖的行为。
好:美好。
底教:何以,为什么。
生死:生与死。
不荣哀:不会感到悲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参政宣献楼时的感慨。开篇“子公书问走舆台,公独山林挽不回”两句,设定了情境,官员询问关于行走的轿台,而他自己却沉浸于山林之中,不愿回归现实。

“人道旬瑜须径去,谁知李泌却重来”表达了一种宿命论,人们都说应该直截了当地前进,但历史上的李泌却选择了退隐,这里可能是在比喻自己或某种情况下的选择。

“传芳谢砌芝兰粲,在处膺门桃李开”这两句描写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花香四溢,传递着美好的气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最后,“无愧可攻心事好,底教生死不荣哀”则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肯定和安慰,表达了对自己所做选择的无悔,以及面对生命起伏时的心态自如,不为虚名所累。整首诗通过山林、花香等意象,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哲思。

作者介绍

史弥宁
朝代:宋

史弥宁,字安卿,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嘉定中,以国子监生莅春坊事,带阁门宣赞舍人。知邵阳。弥宁著有诗集友林乙稿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句·其二

隔帘歌已俊,对坐貌弥精。

(0)

五言诗·其九

一月三场战,曾无赏罚为。

将军马上坐,将士雪中眠。

(0)

火记歌并序·其六

苦节炼成乾,修丹在志坚。

虎伤龙带血,金杀木无烟。

阳盛阴将至,荣来衰自然。

击声同磬响,观视得延年。

(0)

灵草歌三十九首·其三十一万通草

大道依仙踪,方显有神功。

三黄成真体,白虎是一宗。

金丹求灵草,石匮卒难穷。

欲知铅汞了,须采草万通。

(0)

颂云门三句语并馀颂十二首·其一函盖乾坤

乾坤并万像,地狱及天堂。

物物皆真现,头头总不伤。

(0)

偈颂·其六

丱岁依山人事稀,松下相逢话道奇。

锋前一句超调御,拟问如何历劫违。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