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帙微风入,牙签起细尘。
天边芸阁静,架上蠹鱼新。
应笑康成癖,何辞原宪贫。
下帷耽笔祀,凿壁愧比邻。
一日不开卷,寸阴如转轮。
年光忽已迈,灯火亟须亲。
韦编力未及,庭草碧已匀。
何人封断简,几曲画堂春。
散帙微风入,牙签起细尘。
天边芸阁静,架上蠹鱼新。
应笑康成癖,何辞原宪贫。
下帷耽笔祀,凿壁愧比邻。
一日不开卷,寸阴如转轮。
年光忽已迈,灯火亟须亲。
韦编力未及,庭草碧已匀。
何人封断简,几曲画堂春。
这首明代诗人庞尚鹏的《新岁拂架帙八韵》描绘了新春之际,诗人整理书架,沉浸在阅读中的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读书的乐趣与对知识的渴望。
首联“散帙微风入,牙签起细尘”描绘了整理书籍时的情景,微风吹动书页,书签轻轻摇曳,扬起细小的灰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书香的氛围。这里以“微风”和“细尘”象征着知识的轻盈与细腻,暗示了阅读带来的愉悦感受。
颔联“天边芸阁静,架上蠹鱼新”进一步渲染了书房的宁静与整洁,仿佛远处的芸阁(藏书之处)也因书籍的排列整齐而显得格外安静,而“蠹鱼新”则暗喻书籍经过整理后焕然一新,充满了生命力。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读书环境的雅致与读书活动的纯粹。
颈联“应笑康成癖,何辞原宪贫”借用古代学者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康成(即郑玄)痴迷于学问,原宪(孔子的学生)生活贫困却乐在其中。诗人借此表明自己愿意像他们一样,为了追求知识而不惜牺牲物质享受。
尾联“一日不开卷,寸阴如转轮。年光忽已迈,灯火亟须亲。韦编力未及,庭草碧已匀。何人封断简,几曲画堂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读书的执着。一天不读书,时间仿佛飞逝;一年光阴匆匆过去,需要更加勤奋地学习。韦编(指用熟牛皮绳编连的竹简)之力虽未尽,但庭院中的青草已经均匀生长,春天的气息悄然来临。最后两句以疑问的形式,似乎在询问谁会封存那些断简,暗示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时间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君家绕屋青琅玕,惊雷裂地千兵攒。
入山长镵不汝赦,日获玉版登君盘。
有馀鼠壤幸分似,怜我羹稀箸易宽。
厨人取给昼餔膳,顿使齿颊生甘寒。
韭菹薤苗岂复数,䏑美似觉无獾獾。
尝闻幽士爱风竹,忍嘬其子吾何观。
愿君养成四时叶,他时犯雪同君看。
翛翛一羽翁,奇骨两目方。
乃以贫自乐,餐霞辟谷肠。
混世人莫识,结茅居僻荒。
一墩仅十亩,培塿萃彼疆。
惠峰作南屏,秦望横北墙。
隐此不记年,悟仙号青旸。
翩然仙道成,陟墩神远翔。
指墩名道成,人以许仙扬。
岂无缑山人,吹笙云锦裳。
令威去千年,归来赋歌章。
青旸得仙去,千古传此乡。
讹而为柳蹠,吴鲁路渺茫。
柳为横行盗,安肯城此旁。
不知何愚人,鱼鲁昧审详。
至今传名误,使志乘其将。
吾为正斯缪,百世流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