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东城光皎然,踏歌归去马翩翩。
风尘醉别三秋暮,乡土交情十载前。
侠气早闻探虎穴,壮心时为舞龙泉。
长安九陌烟花地,无事飘零又一年。
月出东城光皎然,踏歌归去马翩翩。
风尘醉别三秋暮,乡土交情十载前。
侠气早闻探虎穴,壮心时为舞龙泉。
长安九陌烟花地,无事飘零又一年。
此诗《月下赠孙生》由明代诗人边贡所作,描绘了一幅月下送别友人的凄美画面,充满了深情与豪迈。
首句“月出东城光皎然”,以月光的明亮开始,营造出清冷而静谧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接着“踏歌归去马翩翩”,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场景的动态感,展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与离别的轻快步伐,形成鲜明对比。
“风尘醉别三秋暮”一句,借景抒情,将离别之情融入到秋末冬初的风尘之中,暗示了分别的季节与环境的萧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而“乡土交情十载前”则直接点明了两人深厚的友情跨越了十年之久,使得这份离别更加触动人心。
“侠气早闻探虎穴,壮心时为舞龙泉”两句,赞美了友人勇猛的侠气与壮志凌云的决心,通过“探虎穴”和“舞龙泉”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友人的英雄气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最后,“长安九陌烟花地,无事飘零又一年”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长安作为繁华之地,却也意味着友人可能将面临漂泊的生活,一年又一年的孤独与奋斗。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友人勇敢追求梦想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
东门送客道,春色如死灰。
一客失意行,十客颜色低。
住者既无家,去者又非归。
穷愁一成疾,百药不可治。
子贤我且愚,命分不合齐。
谁开蹇踬门,日日同游栖。
子行何所之,切切食与衣。
谁能买仁义,令子无寒饥。
野田不生草,四向生路岐。
士人甚商贾,终日须东西。
鸿雁春北去,秋风复南飞。
勉君向前路,无失相见期。
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
隐隐银河在,丁丁玉漏残。
微风飘更切,万籁杂应难。
凤阁明初启,鸡人唱渐阑。
静宜来禁里,清是下云端。
我识朝天路,从容自整冠。
帝里谁无宅,青山秖属君。
闲窗连竹色,幽砌上苔文。
远近高低树,东西南北云。
朝朝常独见,免被四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