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无生理,吴中岂是归。
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
夏尽滩声出,潮来日色微。
郡斋师去后,寂寞夜吟稀。
大地无生理,吴中岂是归。
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
夏尽滩声出,潮来日色微。
郡斋师去后,寂寞夜吟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合的《送清敬阇黎归浙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依恋之情及淡淡的宗教色彩。
“大地无生理”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力度的感慨,开篇即为全诗定下了哲思与沉郁的基调。"吴中岂是归"则表明朋友将要归去之地,地点在江南的吴地,这里充满了对故土的情愫。
接下来,“自翻贝叶偈,人施福田衣”两句,诗人通过佛经和布施善举来抒发内心的宁静与慈悲之情。"夏尽滩声出"一句描绘了夏季即将结束时自然界的声音,"潮来日色微"则是对光线变化的细腻捕捉,通过这些景象描写,诗人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变迁之感。
最后,“郡斋师去后,寂寞夜吟稀”两句,则是在朋友离开后的孤独与寂寞中,诗人的心境变得更加凄清。夜晚的吟咏显得格外珍贵,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和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宗教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