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曲通河,经春土脉和。
破篱编苇密,老圃种花多。
惠远还能笑,昌黎不解歌。
题名人半老,莫更问谁何。
一径曲通河,经春土脉和。
破篱编苇密,老圃种花多。
惠远还能笑,昌黎不解歌。
题名人半老,莫更问谁何。
这首明代诗人程敏政的《游月河寺次韵顾光禄(其二)》描绘了一幅春天田园景象。首句“一径曲通河”展现了小路蜿蜒曲折通往河边的画面,富有诗意。接下来的“经春土脉和”则点出季节特征,土壤经过春天的滋养变得肥沃。
“破篱编苇密”描绘了篱笆虽破旧但仍有生机,编苇紧密,显示出农人的精心维护。而“老圃种花多”则进一步展示了园艺之美,老者在田间种植了各种花卉,增添了春日的色彩与活力。
诗人引用“惠远还能笑”和“昌黎不解歌”,借典故表达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惠远是东晋高僧,以清静自得著称;昌黎是韩愈的别号,以其文学才华闻名。这里暗示诗人希望能像他们一样超脱世俗,享受宁静。
最后两句“题名人半老,莫更问谁何”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但仍乐于游历山水,不愿过多透露身份,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隐逸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春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展现出明代理想化的田园生活画卷。
十年不见陈惊座,二子相逢心亦可。
高帝子孙果隆准,杜陵先生岂欺我。
甘陵夫子孕不育,世无元化操五毒。
乳医袖手辄寤生,不药而喜神所福。
君家阿济颐未髯,颇恨生子不生男。
人间久乏古烈女,世上多叹吾儿凡。
应当有子问贤否,弄璋弄瓦诗人口。
木兰买马替爷征,班昭嗣兄成汉表。
人生得此二子者,安用痴儿闹昏晓。
况君各自富春秋,有女如玉方好逑。
必欲商瞿有男子,殷勤更问东家丘。
肃肃白虎殿,潭潭承明庐。
人皆通籍游,我独老饭蔬。
譬彼兽啖土,岂其恶甘腴。
道穷吾何之,只得归荷锄。
盛夏督耘耔,先春理陂渠。
低徊居未宁,倏忽岁又除。
但怯簿有债,谁羞门少车。
载歌裹饭辞,谒酒聊自娱。
念子早奋拔,声华系名驹。
谁云破青衫,罪谤更勃如。
朝野固异分,知安尽夷途。
牛衣与樵歌,各是对妻孥。
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是为极则。
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随所运用,莫非方便。
在迩求远,知深昧浅。头上安头,以口为眼。
以相而现,略无异同。一有所扣,则犹撞钟。
缘不我契,漫尔形容。稽首导师,如日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