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舆十月犹溱洧,子产未知为政在。
隔河骑马是何人,下马问讯张东海。
乘舆十月犹溱洧,子产未知为政在。
隔河骑马是何人,下马问讯张东海。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深秋时节(十月),君王或高官出行的情景,但执政者子产似乎并未完全理解治国之道。诗人通过横浦桥上的一幕,展现出一位过桥者对地方官员张东海的关心和询问,可能是在寻求地方治理的信息或意见。陈献章以简洁的语言,寓含了对地方官吏责任与民本的思考,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风前不见玉壶冰,追想欷歔泪欲横。
官小仅能离令尹,家贫还祗似书生。
深沉每见仁人勇,惠爱常留长者名。
不负铭诗并篆字,千年松柏共佳声。
数月已办去,今日始成行。
天公怜我,特地趁晓作霜晴。
万里奔驰为米,四载淹留为豆,自笑太劳生。
父老漫遮道,抚字愧阳城。君有命,难俟驾,合兼程。
故山心切,猿鹤应是怨仍惊。
多谢使华追路,不忍客亭分袂,已醉酒犹倾。
莫久西南住,汉代急公卿。
角声切。何处梅梢弄雪。
还乡梦,玉井楼前,千朵芙蕖插空碧。邻翁问消息。
为说红尘倦客。
应怜笑、弓剑旌旗,底事留人未归得。淮山旧相识。
记急处笙歌,静里锋镝。隋堤杨柳犹春色。
嗟十载人事,几番棋局,青油年少已鬓白。
漫惆怅京国。朱墨。困无力。似病鹤樊笼,老骥羁勒。
夕阳不系栖林翼。待添竹东圃,种松西陌。
功名休问,吾老矣,付俊杰。
庐山之西形势聚,无位真人依位住。
地祇掣锁金城开,石龙喷水银潢注。
峰峦约勒万马回,杉松自作千兵护。
宝殿峥嵘跨碧霄,圆容丽服微西顾。
江南妃子亲施田,香饭供僧无亿数。
法焰相传十二人,师泛铁船杨子渡。
杨子渡头秋风高,霹雳驾雪翻惊涛。
中有渔家妙绝手,一钓三山连六鳌。
纵时大地悉震恐,收来尘刹无纤毫。
当年曾许心莫逆,今朝又作圆通客。
挂冠已脱尘俗缘,一心愿住清凉国。
清凉之国进能知,日长马倦人多迷。
从来闻说曹溪路,只今踏断庐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