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矣吾身未乞閒,如公尺一合徵还。
高标迥立风尘表,秀句喧传字宙间。
谁和阳春仍白雪,我知流水与高山。
归欤已熟他时路,直北龙溪一二湾。
晚矣吾身未乞閒,如公尺一合徵还。
高标迥立风尘表,秀句喧传字宙间。
谁和阳春仍白雪,我知流水与高山。
归欤已熟他时路,直北龙溪一二湾。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弟子、才子黄仲则(字仲并)所作,名为《次韵答友人四首·其三》。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中的“晚矣吾身未乞閒”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岁已高,仍未能脱俗世的感慨;“如公尺一合徵还”则是在强调自己虽然身处尘嚣,但心志坚定,与友人的交流是精神上的沟通。接着,“高标迥立风尘表,秀句喧传字宙间”描绘了诗人在纷繁世事之中仍能保持自己的文学追求和高洁品格,并且他的作品广泛流传。
“谁和阳春仍白雪,我知流水与高山”则是在引用古代贤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无瑕之境的向往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最后,“归欤已熟他时路,直北龙溪一二湾”显示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期待,以及心灵深处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文学创作的高尚情操。
曙色金门晓,晴熏玉烛和。
星从前晃耀,海自幻澄波。
花簇黄麾仗,风清白玉珂。
瑶枝佳气护,苍竹瑞烟过。
望阙三山迩,瞻云五色多。
敬承开夏社,闻望并卷阿。
剑佩千官拥,衣冠万国罗。
大明新日月,孔固旧山河。
方内均推戴,神灵总护呵。
璇源流泽远,同咏太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