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闰二月廿八日同匏庵稚辛季友梅生迪庵嘿园午原游黑龙潭大觉寺》
《闰二月廿八日同匏庵稚辛季友梅生迪庵嘿园午原游黑龙潭大觉寺》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花时自失岂关风,韶景何曾负秃翁。

潭水有情还作碧,杏林如洗尚留红。

上方泉响诸天净,归路山光一雨功。

春梦重重谁大觉?与君勘取不空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黑龙潭大觉寺的游历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

首联“花时自失岂关风,韶景何曾负秃翁”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花开花落,似乎与微风无关,韶华易逝,却从未辜负任何一位老人,这里既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时间流转中不变情感的颂扬。

颔联“潭水有情还作碧,杏林如洗尚留红”进一步描绘了潭水的清澈与杏林的绚烂。碧绿的潭水仿佛有情感,映照出世界的美好;而经过雨水洗涤的杏林,依然保留着一抹红色,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不屈。

颈联“上方泉响诸天净,归路山光一雨功”则将视线转向天空与归途,上方泉水潺潺,仿佛净化了世间的一切尘埃,诸天因此显得格外宁静。归途中,山色在雨后的滋润下更加鲜明,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尾联“春梦重重谁大觉?与君勘取不空空”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春梦虽多,但谁能真正从梦中醒来,洞察世事?与朋友一同探索,或许能寻得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里的“不空空”,既指物质上的富足,也暗含精神层面的充实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句·其五

愁边日晷偏疑短,梦里江乡未当归。

(0)

句·其五

蛩声依坏砌,树影倒寒池。

(0)

朝中措·其四

依微春绿遍江干。烟水小屏寒。

惆怅雁行南北,新词不忍拈看。

从今寄取,临风把酒,役梦忘飧。

飞絮落花时候,扁舟也到孤山。

(0)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一

昆崙派南条,东走欲无极。

海气薄回峦,清淑转郁积。

嵬嵬天台山,东表千万尺。

其上有仙灵,其下有英特。

伊人天一方,从往恨未即。

渺渺隔苍山,跂予三叹息。

(0)

代张起岩和清塘诗

清塘佳哉,上有横霄映汉之卿云,下有通川入海之流泉。

不舍昼夜扬清清,清流回环山奔迎。

暮雨层波绿,朝晖山气新。

呼吸溪光饮山渌,人人冰玉若为贫。

我欲买山居其间,囊中不靳金满籯。

明月清风对高士,丝桐一张酒五经。

俯看尘世几蚊蚋,须臾起灭败与成。

炎凉仅昕夕,晦朔分枯荣。

眼前突兀徒骇俗,死后灭没杳无闻。

孰若此地多君子,纯孝千古留风声。

天光浮动映松柏,地望流传光丘林。

太钧播群品,生灵本一心。

何况古人杰,由来毓地灵。

欲为混沌凿七窍,须凭天工挥五丁。

穷为乐善之君子,达为庙社之元勋。

于此地灵有愧无,鄙人敢此问诸君。

(0)

哭刘卿材

人皆哭仲途,我独悲卿材。

仲途于卿材,犹赐也与回。

回行不可泯,孔弦有馀哀。

卿材不偶圣,人孰知贤哉。

龙马驾鼓车,不如一驽骀。

燕金正挂赏,痛惜骨已埋。

操舟过君家,登山甫徘徊。

墓树忽成拱,犯雪色不摧。

携觞奠其下,洒涕沾苍苔。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