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倚清酣奏艳词,断肠谁是最相思。
尊前欲洒催诗雨,却恐残云妒月眉。
漫倚清酣奏艳词,断肠谁是最相思。
尊前欲洒催诗雨,却恐残云妒月眉。
这首诗《丽词(其一)》由明代诗人曾鸣雷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感悟与复杂情感。
首句“漫倚清酣奏艳词”,以“漫倚”二字开篇,透露出一种不经意间的情感流露,仿佛是诗人随意地在清酒的微醺中,吟唱着情意绵绵的艳词。这里的“艳词”不仅指华丽的文辞,更暗含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这份情感的滋润,不加掩饰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与沉醉。
接着,“断肠谁是最相思”一句,直接点出了情感的核心——相思之苦。相思之情如同刀割般痛苦,让人难以承受。这里使用了“断肠”这一形象化的表述,生动地描绘了相思之痛的深刻与强烈。同时,提出“谁是最相思”的疑问,既是对自我情感的反思,也是对周围世界的探寻,暗示了相思之情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尊前欲洒催诗雨”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在饮酒的场合,诗人想要借酒浇愁,以诗歌的形式释放内心的情感。这里的“催诗雨”不仅指诗人渴望创作出佳作的心情,也象征着情感的倾泻与释放。然而,紧接着的“却恐残云妒月眉”则带来了转折,表达了诗人对情感表达的顾虑与担忧。诗人担心自己的情感会被外界误解或嫉妒,这种担忧反映了情感世界中的敏感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体验与复杂情感。从最初的享受与沉醉,到面对相思之苦的挣扎,再到寻求情感表达的勇气与犹豫,诗人的内心世界被细腻地展现出来,引人深思。
乱云低薄暮,微雨洗清秋。
凉蟾乍飞破镜,倒影入南楼。
水面金波滟滟,帘外玉绳低转,河汉截天流。
桂子堕无迹,爽气袭征裘。
广寒宫,在何处,可神游。
一声羌管谁弄,吹彻古梁州。
月自於人无意,人被月明催老,今古共悠悠。
壮志久寥落,不寝数更筹。
腊尽春来,还又是、新年入手。
人共喜、新年入手。
人共喜、丹山仙桂,一枝初秀。
转首黄金都散尽,酒酣弹铗蛟龙吼。
想平生、豪气尚依然,冲星斗。
红未透,花枝瘦。
人不老,花依旧。
老生涯正要,东山歌酒。
翠壁峥空山玉立,长河泻浪风雷走。
挽山河、胜概入金尊,为君寿。
道人活计,本清虚挂壁,素琴而已。
底事中心尝**,不足一人之毁。
人果何尤,天无可怨,政欲求诸己。
愧生乎内,赧然其颡流*。
圣道不远於人,步趋进退,谁复能违此。
好把藩篱都剖却,看取成蹊桃李。
笃敬忠诚,尚行蛮貊,岂不行州里。
三薰三沐,为君准拟沉水。
天高秋气初清,姑山汾水增明秀。
黄花红叶,输香泛滟,恰过重九。
细捻金蕤,旋题新句,满斟芳酒。
况人生自有,安排去处,须富贵,何时有。
休说山中宰相,也不效、斜川五柳。
锄犁自把,山田耕罢,双牛随后。
经史传家,儿孙满眼,渐能承受。
待与君坐阅,庄椿岁月,作皤然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