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丽词·其一》
《丽词·其一》全文
明 / 曾鸣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漫倚清酣奏艳词,断肠谁是最相思。

尊前欲洒催诗雨,却恐残云妒月眉。

(0)
鉴赏

这首诗《丽词(其一)》由明代诗人曾鸣雷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切感悟与复杂情感。

首句“漫倚清酣奏艳词”,以“漫倚”二字开篇,透露出一种不经意间的情感流露,仿佛是诗人随意地在清酒的微醺中,吟唱着情意绵绵的艳词。这里的“艳词”不仅指华丽的文辞,更暗含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与追求。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这份情感的滋润,不加掩饰地表达着内心的喜悦与沉醉。

接着,“断肠谁是最相思”一句,直接点出了情感的核心——相思之苦。相思之情如同刀割般痛苦,让人难以承受。这里使用了“断肠”这一形象化的表述,生动地描绘了相思之痛的深刻与强烈。同时,提出“谁是最相思”的疑问,既是对自我情感的反思,也是对周围世界的探寻,暗示了相思之情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尊前欲洒催诗雨”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在饮酒的场合,诗人想要借酒浇愁,以诗歌的形式释放内心的情感。这里的“催诗雨”不仅指诗人渴望创作出佳作的心情,也象征着情感的倾泻与释放。然而,紧接着的“却恐残云妒月眉”则带来了转折,表达了诗人对情感表达的顾虑与担忧。诗人担心自己的情感会被外界误解或嫉妒,这种担忧反映了情感世界中的敏感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深刻体验与复杂情感。从最初的享受与沉醉,到面对相思之苦的挣扎,再到寻求情感表达的勇气与犹豫,诗人的内心世界被细腻地展现出来,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曾鸣雷
朝代:明

曾鸣雷,南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经魁。事见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猜你喜欢

渔家傲 正月十四日夜有感而作

灯火萧条春日暮。
荒山月上闻村鼓。
羁客闲愁知几许。
千万绪。
人间没个安排处。
醉袖翩翩随所寓。
冷然便以风为驭。
指点虚无云外路。
留不住。
东将入海随烟雾。

(0)

水调歌头 癸卯八月十七日,逆旅平阳,夜闻

乱云低薄暮,微雨洗清秋。
凉蟾乍飞破镜,倒影入南楼。
水面金波滟滟,帘外玉绳低转,河汉截天流。
桂子堕无迹,爽气袭征裘。
广寒宫,在何处,可神游。
一声羌管谁弄,吹彻古梁州。
月自於人无意,人被月明催老,今古共悠悠。
壮志久寥落,不寝数更筹。

(0)

满江红 梦庵张君信夫生朝

腊尽春来,还又是、新年入手。
人共喜、新年入手。
人共喜、丹山仙桂,一枝初秀。
转首黄金都散尽,酒酣弹铗蛟龙吼。
想平生、豪气尚依然,冲星斗。
红未透,花枝瘦。
人不老,花依旧。
老生涯正要,东山歌酒。
翠壁峥空山玉立,长河泻浪风雷走。
挽山河、胜概入金尊,为君寿。

(0)

大江东去 和答卫生袭之

道人活计,本清虚挂壁,素琴而已。
底事中心尝**,不足一人之毁。
人果何尤,天无可怨,政欲求诸己。
愧生乎内,赧然其颡流*。
圣道不远於人,步趋进退,谁复能违此。
好把藩篱都剖却,看取成蹊桃李。
笃敬忠诚,尚行蛮貊,岂不行州里。
三薰三沐,为君准拟沉水。

(0)

水龙吟 寿舍弟菊轩

天高秋气初清,姑山汾水增明秀。
黄花红叶,输香泛滟,恰过重九。
细捻金蕤,旋题新句,满斟芳酒。
况人生自有,安排去处,须富贵,何时有。
休说山中宰相,也不效、斜川五柳。
锄犁自把,山田耕罢,双牛随后。
经史传家,儿孙满眼,渐能承受。
待与君坐阅,庄椿岁月,作皤然叟。

(0)

蝶恋花 寿山人湛然李生

岩菊开时霜信杳。
风雨无情,又是重阳了。
茆舍疏篱人不到。
床头醅瓮生微笑。
莫怪住山真小草。
颦损蛾眉,愁独无人扫。
花底一杯须健倒。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