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全文
唐 / 张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iángliùdòngtíngshānzuò
táng / zhāngshuō

língwàngdòngtíngqiūjiànfēngshuǐshàng

wéndàoshénxiānjiēxīnsuíshuǐgòngyōuyōu

注释
巴陵:指岳阳楼,位于今湖南岳阳市。
洞庭秋:秋天的洞庭湖景色。
孤峰:单独的山峰,可能指君山。
水上浮:形容山峰倒映在湖面上。
闻道:听说。
神仙:传说中的超自然人物。
不可接:无法接触或亲近。
心随湖水:心情随着湖水波动。
共悠悠:一起悠长、深远。
翻译
在巴陵眺望秋天的洞庭湖,每天都能看见孤独的山峰漂浮在水面。
听说神仙是无法接近的,我的心随那湖水一起悠然远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洞庭湖畔的所见所感。"巴陵一望洞庭秋"中,巴陵指的是今天湖南岳阳市的古地名,而洞庭则是洞庭湖,这句直接勾勒出秋日湖光山色的美景。

接下来的"日见孤峰水上浮",通过对比日出的变化,表现了洞庭湖中那独立的山峰随着水位的升降而显得若隐若现,给人以动感和生机。

"闻道神仙不可接"一句,则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古代传说中常有神仙居于名山大川,这里作者表达了对超自然事物的向往与敬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人世间难以企及的无奈感。

最后"心随湖水共悠悠",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面对壮丽而又淡远的洞庭秋景,作者的心随着湖水的波澜起伏,流转不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放松与自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境界的深刻追求。

作者介绍

张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氐州第一.次周清真韵,为孙鸿士粉香楼图题辞

消渴才华,凝恨肺腑,西陵梦断苏小。

桂魄迷蟾,兰心递雁,东壁流光缥缈。

犀点灵通,怎奈向、鸳灯斜照。

可惜年时,鞭垂帽侧,鬓丝人老。过眼烟云閒泪少。

恁离愁、旧情萦绕。

字字明珠,疏疏雅奏,发素怀幽抱。

粉痕香、楼自倚,倾杯藉评花索笑。

独醉扶归,枕春风、芙蓉帐晓。

(0)

浪淘沙慢.次柳屯田韵

恨只恨、伊人一去,全无消息。

腰围尽减,镜中重看,暗掩珠滴。

嗟琵琶、枉说青衫客。

病恹恹、影悄神昏,试检点、当初书信,只会增人悲戚。

凄极。绣帏褰风,夜阑镫烬,好梦顿似歌阕。

回首愁难了,耐锦衾寒重,瘦肢无力。

意偏多感,想浪萍流水,韶华谁惜。

说到鸳盟,多情自恼,匆匆未成先隔。

听篱花、泣雨疏窗外,望溟濛月冷,凄然似说。

忍心中,闷拚了前尘休忆。

(0)

浣溪纱

彩凤孤飞去未还。刺桐花下掩朱关。

旧巢秋冷碧云端。

金锁忏来曾此夕,玉箫吹到是何年。

丹山梦在有无间。

(0)

齐天乐·其五梦雨初醒,讨春尚慵,叔问词来,依韵继作

探春人去知多少,青篷虎山桥下。

闻道西崦,花天雪海,万一玉梅都嫁。堆盘菜把。

约挑荠廧阴,嫩寒休怕。

病榻枯吟,茶烟如水梦回乍。吴宫久无片瓦。

纵西施䋞得,谁与论价。

一角苏台,垂杨影里,可有阑干红亚。东风尚大。

莫吹起春愁,流莺低骂。魂断江南,小楼听雨夜。

(0)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其二十七

蟹簖鱼梁近水垂。更添渔具续天随。

西湖五柳陶羹好,争及东都宋嫂时。

(0)

江南春柳词七十二首·其十一

薄怒佯瞋赤凤来。倾城标格降舆台。

诞诞燕尾拖泥絮,咬破新花尽碎挼。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