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歌二首·其一》
《吴歌二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鲍照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夏口樊城岸,曹公却月楼。

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流。

(0)
鉴赏

这首诗《吴歌二首(其一)》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鲍照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深刻回忆与感慨。

首句“夏口樊城岸”,点明了地点,夏口与樊城,皆为古代长江沿岸的重要城市,此处用以营造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空间的广阔感。接着,“曹公却月楼”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人物曹操与“却月楼”这一特定建筑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英雄豪情的向往与怀念。

“观见流水还,识是侬泪流。”这两句是全诗情感的核心所在。诗人通过“流水”这一自然景象,巧妙地与自己的情感相联结,用“识是侬泪流”直接表达了内心的哀愁与思念。这里的“流水”既是自然界的流水,也是诗人情感的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绵延不绝。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手法,诗人成功地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去情感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时间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景物与情感的巧妙结合,鲍照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历史深度又富含个人情感的世界,使得这首《吴歌二首(其一)》成为了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鲍照

鲍照
朝代:南北朝   字:明远   生辰:约415年~466年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猜你喜欢

杜侯行

天目连天搏秀气,峥嵘作起新城地。

德门钟秀光盛时,三虎八龙皆世瑞。

顷者天厖乱下鲸翻海,烽火崩腾照行在。

江表唯传君子营,剑冲牛斗疏真宰。

金昆玉季轻三鼓,煮海悬鱼臣节苦。

雁影参差入瑞烟,荆花灿烂开仙圃。

我闻大中咸通真令主,相惟大杜兼小杜。

但能致君活国济生人,亦何必须踏金梯,折桂树。

宣宗懿宗调舜琴,大杜小杜为殷霖。

出将入相兮功德深,生人受赐兮直至今。

杜侯兄弟继之后,璞玉浑金美腾口。

常言一呼百万何足云,终取封侯之印大如斗。

功闻吾皇似尧禹,搜索贤良皆面睹。

杜侯杜侯,君傥修令德,克有终,即必还为大杜兼小杜。

人之戴兮天笔注,国之福兮天固祚。

四海无波八表臣,如今而后君看取。

(0)

怀二三朝友

伤心复伤心,流光似飞电。

有惠骊龙十斛珠,不如一见君子面。

愁人复愁人,满眼皆埃尘。

有惠黄金一万斤,不如一见于仁人。

我昔读诗书,如今尽抛也。

只记得田叔孟温舒,帝王满口呼长者。

(0)

上卢少卿觅千文

荆山有美玉,含华尚炳烂。

堪为圣君玺,堪为圣君案。

草木润不彫,烟霞覆不散。

野人到山下,仰视星辰畔。

倘或如栗黄,保之上霄汉。

(0)

秋晚野步

藤屦兼闽竹,吟行一水傍。

树凉蝉不少,溪断路多荒。

烧岳阴风起,田家浊酒香。

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苍茫。

(0)

经友生坟

多君坟在此,令我过悲凉。

可惜为人好,刚须被数将。

白云从冢出,秋草为谁荒。

不觉频回首,西风满白杨。

(0)

咏竹根珓子

出处惭林薮,才微幸一阳。

不缘怀片善,岂得近馨香。

节亦因人净,声从掷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愿报时昌。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