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屦兼闽竹,吟行一水傍。
树凉蝉不少,溪断路多荒。
烧岳阴风起,田家浊酒香。
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苍茫。
藤屦兼闽竹,吟行一水傍。
树凉蝉不少,溪断路多荒。
烧岳阴风起,田家浊酒香。
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苍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傍晚自然景色的图画。"藤屦兼闽竹,吟行一水傍"中,"藤屦"指的是用藤编织的鞋,而"闽竹"则是福建特产的一种竹子,诗人穿着这种鞋,边走边吟诵诗歌,沿着一条河流前进。这里通过诗人的行动,展现了他与自然的亲近感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树凉蝉不少,溪断路多荒"一句,则描绘了一种秋意浓厚、蝉鸣声声、溪流曲折而道路荒凉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秋天的萧瑟感和自然界的静谧氛围。
"烧岳阴风起,田家浊酒香"中,"烧岳"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而"阴风起"则暗示着气候转凉,而"田家浊酒香"则是说农家自酿的米酒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里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如同传统中国诗词中常见的那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登高吟更苦,微月出苍茫"一句,则表达了一种登临高处后的感慨。诗人在高处吟诵,更感到一种深沉的情感,而"微月出苍茫"则是说夜色渐浓,月亮悄然升起,在浩瀚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景、自然声响和乡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