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烟雨春波绿,琅玕万个鸣寒玉。
水边篱落三两家,幽居往往成空谷。
那识此身落画图,喜公宦迹来三吴。
斯文雄奇扶大雅,余韵潇洒摹鸿胪。
韩苏当年富述作,摅怀各有归田约。
纵教勋业炳丹青,肯以簪裾凭束缚。
溯昔曾陪豹尾班,征鞍共跨恣盘桓。
天风吹公上绝顶,忆我诗句渺云端。
披图恍惬渔樵趣,即今容我溪山住。
凌烟画就卸朝衫,武彝九曲深林处。
江南烟雨春波绿,琅玕万个鸣寒玉。
水边篱落三两家,幽居往往成空谷。
那识此身落画图,喜公宦迹来三吴。
斯文雄奇扶大雅,余韵潇洒摹鸿胪。
韩苏当年富述作,摅怀各有归田约。
纵教勋业炳丹青,肯以簪裾凭束缚。
溯昔曾陪豹尾班,征鞍共跨恣盘桓。
天风吹公上绝顶,忆我诗句渺云端。
披图恍惬渔樵趣,即今容我溪山住。
凌烟画就卸朝衫,武彝九曲深林处。
这首清代张允垂的《梁芷林方伯仿禹鸿胪卜居图》描绘了江南烟雨中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首句“江南烟雨春波绿”,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江南春天湿润的气候和碧绿的水色,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生机盎然的意境。
“琅玕万个鸣寒玉”运用比喻,将琅玕(美玉)比作鸣叫的鸟儿,形象地描绘出水边竹林中的清脆鸟鸣,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诗意。接下来的“水边篱落三两家,幽居往往成空谷”,进一步描绘了稀疏的村舍隐于山水之间,仿佛世外桃源,空谷幽居,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梁芷林方伯选择卜居于此的赞赏:“那识此身落画图,喜公宦迹来三吴。”他惊叹于梁芷林能在此美景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同时流露出对友人仕途成就的喜悦。接下来的诗句赞美梁芷林的文采风流,以及他不拘泥于世俗功名的洒脱。
诗中提到韩愈、苏轼等历史人物,暗示梁芷林的文才与他们的高风亮节相媲美。诗人感慨即使他们有卓越的勋业,也宁愿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被官场束缚。诗人回忆自己曾与梁芷林一同游历,感叹如今只能在画图中回味那些共享的时光。
最后两句“披图恍惬渔樵趣,即今容我溪山住”,表达出诗人对梁芷林卜居生活的羡慕,希望能如渔夫樵子般享受自然之乐。结尾“凌烟画就卸朝衫,武彝九曲深林处”则寓意梁芷林已经超脱尘世,隐居在深林之中,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烟雨中的田园风光,赞美了梁芷林的文才与隐逸情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燕幕回春,蛛檐罥絮,陌头认取新妆。
几日骊歌,馀声犹在雕梁。
回飙轻飐菱花影,有个人、宝瑟凄凉。
检红笺、细写相思,泪黯千行。
洛神赋后清才减,久低徊罗袜,想像明珰。
香界微闻,红楼隔雨相望。
重寻坏壁留题句,感潘郎、鬓已如霜。
祇宵来、千里云开,应共清光。
周汉而还垂玺印,儒学摹辑转相竞。
颇阙元明迄当代,失宝遗珠亦其病。
成哲亲王雅嗜古,列诒晋齐最称盛。
保延数叶遘崩坼,渐易盐米辱题评。
居士声名老画师,目睹散落泪欲迸。
购收抉取增未备,绝艺奇能叠辉映。
文何家法沿革存,天壤流传此后劲。
论世应怜别怀抱,摩挲孤躅百灵盟。
昔诵中垒传,首揭贤明号。
邦国系污隆,匪独承家要。
夐哉成周盛,致治极胎教。
昏风论世族,旧典久不耀。
踰检弛礼防,靡靡趋轻蹂。
维俗获女宗,其德凝且劭。
采蘋佐勤劳,断机示则效。
寤寐绝纷华,众逐无一蹈。
温息阶树荣,冲襟海云照。
氛祲荡摩间,元精自恋嫪。
诱儿媚文学,屏世隐雾豹。
此事长相娱,天鉴神所劳。
彭泽奇游累负痾,谢公共和觅羊何。
谁知五老分吴越,仍续前贤播咏歌。
寂寞残年同命惜,凄迷故国告哀多。
贾胡落手疑名姓,论世差非曲学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