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相知早,多由倾盖中。
心雄矜岸帻,客到有郫筒。
貌类丹元子,人依皋伯通。
同君俯身世,已是白头翁。
不必相知早,多由倾盖中。
心雄矜岸帻,客到有郫筒。
貌类丹元子,人依皋伯通。
同君俯身世,已是白头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李鳞长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性格特征与生活状态。诗人郭襄图以“不必相知早,多由倾盖中”开篇,巧妙地表达了即使初识不深,但深厚的友谊往往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萌芽。接下来,“心雄矜岸帻,客到有郫筒”两句,生动描绘了李鳞长的个性与待客之道,他虽心怀壮志,却也懂得在客人来访时,以郫筒(一种酒器)款待,体现了他的豪爽与热情。
“貌类丹元子,人依皋伯通”则进一步刻画了李鳞长的外貌与人格魅力,将他比作丹元子,暗示其具有超凡脱俗之气;同时,以“人依皋伯通”表明他如同皋伯通一般,能够吸引贤士聚集,显示出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与吸引力。
最后,“同君俯身世,已是白头翁”两句,既是对李鳞长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感慨,也是对其年岁渐长、人生阅历丰富的肯定。整首诗通过对李鳞长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个人魅力与生活态度,也蕴含了对友情、岁月流转以及人生智慧的深刻思考。
昨日云阴重,东风融雪汁。
远林草木暗,近舍烟火湿。
下有隐君子,啸歌方自得。
知我犯寒来,呼酒意颇急。
抚掌动邻里,绕村捉鹅鸭。
房栊锵器声,蔬果照巾羃。
久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
洗盏酌鹅黄,磨刀削熊白。
须臾我径醉,坐睡落巾帻。
醒时夜向阑,唧唧铜瓶泣。
黄州岂云远,但恐朋友缺。
我当安所主,君亦无此客。
朝来静庵中,惟见峰峦集。
水旱行十年,饥疫遍九土。
奇穷所向恶,岁岁祈晴雨。
虽非为己求,重请终愧古。
鬼神亦知我,老病入腰膂。
何曾拜向人,此意难不许。
重云萋已合,微润先流础。
萧萧止还作,坐听及三鼓。
天明将吏集,泥土满靴屦。
登城望麰麦,绿浪风掀舞。
愧我贤友生,雄篇斗新语。
君看大熟岁,风雨占十五。
天地本无功,祈禳何足数。
渡河不入境,未若无蝗虎。
而况刑白鹅,下策君勿取。
闻君有妇贤且廉,劝君慎勿为楚相。
不羡紫驼分御食,自遣赤脚沽村酿。
嗟君老狂不知愧,更吟丑妇恶嘲谤。
诸生闻语定失笑,冬暖号寒卧无帐。
碧香近出帝子家,鹅儿破壳酥流盎。
不学刘伶独自饮,一壶往助齐眉饷。
迢迢秋夜长,娟娟霜月明。
隐几观万变,頫仰周八纮。
人间厌谪堕,翳凤骑长鲸。
寥天排云征,高步抚流星。
群仙罗道周,有若相逢迎。
旌羽绚虹蜺,环佩锵葱珩。
问我来何迟,携手上玉京。
陛级扣灵琐,班联簉紫庭。
绿章奏封事,清问殊哀矜。
饮之以云腴,锡之以琼英。
下拜亟登受,倏然云雾兴。
杳不知其所,变化无留形。
俄顷双青鸾,衔笺报归程。
望舒肃前驱,徒御了不惊。
归时夜未央,仰视河汉横。
天风西南来,隐隐笙竽声。
钧天认帝所,昨梦怆难成。